第 38 期 / 總第 78 期

※ 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增長明年將放緩至4.3%
※ 房地產新政策利好
※ 數據企業可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
※ 德三大車企反對歐盟對華加征電動汽車關稅
※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峰會即將盛大開幕
※ 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增長明年將放緩至4.3%
-
世界銀行發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告》稱,即使中國近期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帶來暫時提振,但中國經濟增長明年將進一步減弱,亦為東亞等地區經濟體帶來額外壓力。世界銀行報告指,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為4.8%,明年將進一步放緩至4.3%。至于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增長為4.8%,2025年預期放慢至4.4%,增速低于疫情前。至于中國則受房地產市場疲弱、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低迷,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和全球緊張局勢等結構性挑戰等影響。
-
其中只有印尼2024和2025年增長率將達到或超過疫情前水平,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仍將低于疫情前。隨著旅游業復蘇,太平洋島國預計今明兩年分別增長3.5%和3.4%。報告指,區內大部分國家的投資增長仍然疲軟。加上中國過去30年的強勁增長為鄰國受惠,但動力似乎正減弱,中國以前通過其進口需求拉動區內其他國家增長,但現在中國進口增長甚至低于其經濟增長,今年首7個月僅升2.8%,前10年平均增長約為6%。
-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則表示,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充滿信心,對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 10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4年9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164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282億美元,升幅為0.86%。
-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24年9月份,受主要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及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 房地產新政策利好
- 近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紛紛出臺樓市新政,調整限購措施,降低購房門檻。北京放寬非京籍家庭購房條件,上海縮短外環外購房社保年限,廣州全面取消限購,深圳非核心區取消限購等。這一系列政策預計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發展。
- 10月8日,各大城市樓市成績單出爐,這“潑天的富貴”被廣州、深圳牢牢搶在了懷里,市場表現遠超北京、上海。從中指研究院項目調研情況來看,深圳平均到訪量833、廣州830、上海403、北京297。以反彈最明顯的深圳為例,據深圳發布,10月1日~7日,全市新房認購銷售1841套,認購量同比增長664.14%;頭部中介機構二手房帶看量24620人次、成交1314套,日均值同比分別增長22%、339%;多個樓盤提前完成國慶假期的銷售任務。上海部分項目假期平均認購量與9月全月基本相當;北京多數項目到訪量和認購量較節前有明顯提升,熱點區域項目轉化率在10%以上。
北京“房產政策930”調整解讀(圖源:摘取自互聯網公開資料)
綜述:全國各地都在進行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調整,將會促進這些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交易成本下降,進而帶動供給增加,讓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平穩健康發展。以深圳新政“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5年調整到2年”為例,過戶價500萬元的房子,增值稅調整后,可以節省近25萬元的稅費。上述各地房產的重大利好政策,有望使全國房地產市場實現止跌回穩。
※ 大漲后 A股迎來首次調整
- 在連續6個交易日大漲后,10月9日A股迎來調整。經過昨日天量的成交后,今日A股低開低走,全市場超5000只個股下跌。截至收盤,滬指跌6.62%,深成指跌8.15%,創業板指跌10.59%,北證50指數跌12.11%。全市成交29666億元,較上日縮量5170億元。
- A股后續如何?據專家分析,中長期來看,本輪政策的力度大超預期,或成為指向市場拐點的積極信號。A股長期向上的確定性較強。配置結構上,建議關注以下主線的投資機會。首先,看好前期超跌且估值較低的消費板塊。其中,消費板塊或還將受益于促消費政策、“以舊換新”政策等。其次,看好利好政策較多的金融地產板塊。金融板塊,一方面,有望受益于9月24日央行新創設的貨幣政策工具,另一方面,金融是今后并購重組重點領域。政治局會議后,房地產政策進一步優化,有望帶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升。再次,央國企改革主題的中長期投資價值仍然較為突出。此外,在宏觀經濟數據趨勢好轉前以及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繼續關注高股息的紅利股。
交易信息截圖(圖源:摘取自互聯網公開資料)
※ 中國電池企業大戰日韓 前8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出爐- 10月7日,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8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510.1GWh,同比增長21.7%。
-
根據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全球出貨量TOP10排名,全球出貨量前3名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LG新能源。其中,寧德時代以189.2GWh(同比增27.2%)的出貨量獲得斷層領先;比亞迪則憑借83.9GWh的出貨量,位列第二,同比增幅達到25.6%。
-
在電動汽車電池全球出貨量TOP10排名中,共有6家中國電池企業上榜,它們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以及欣旺達。同時,上述榜單內共有3家韓國電池企業,分別為排名第三的LG新能源,排名第四的SK on,以及排名第七的三星SDI,3家韓企的總市占率為21.1%,同比下降3.4%。另外,榜單內僅有松下一家日本公司上榜,排名第六。
-
《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出海戰略研究報告(2024年)》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公布的海外總投資金額達到5648億元,其中歐洲是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主要“出海”目的地,占比達到37%,其次為東南亞地區。
- 10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10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進行系統部署。劉烈宏稱,《意見》出臺后,將促進數據產業發展。《意見》提出,將數據產業作為鼓勵發展類納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相關企業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
- 那么,何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家企業開展研發活動,投入研發費用100萬元,且適用按100%加計扣除的政策,那么這家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就能在稅前扣除200萬元成本。
-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力支持高科技企業和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40.5萬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加計扣除金額2.83萬億元,同比增長15.1%;民營企業享受加計扣除金額2.59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占全部企業加計扣除金額的75%。
※ 存量房貸利率即將下調 銀行凈息差能否扛得住
-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在即。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擬于10月12日發布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具體操作細則,并于10月31日前完成存量房貸利率批量調整工作。
-
業內人士認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有利于減少借款人房貸利息支出,進而增強居民消費和投資能力。不過,這也引發市場對銀行凈息差進一步承壓的擔憂。存貸款利差變化是決定凈息差變化的主要因素。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息差收入是主要收益來源,凈息差收窄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給商業銀行經營帶來較大挑戰。
- 在歐盟表決通過對自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后,寶馬、大眾和奔馳三家極大依賴中國市場的德國汽車企業,相繼表達反對立場。路透社、德國之聲等媒體報道稱,寶馬集團6日發表聲明指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額外關稅的做法完全行不通,不僅不能提升歐洲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力,反而可能損害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的企業。
- 寶馬稱,歐盟的投票結果是一個事關歐洲汽車行業命運的重要信號,“現在需要的是歐盟委員會與中國迅速達成和解,以防止一場無人受益的貿易沖突”。梅賽德斯-奔馳公司5日在一份聲明中稱,征收反補貼關稅是一個“錯誤”,會長遠地削弱一個行業的競爭力,呼吁歐盟推遲措施實施。聲明說:“歐盟和中國應當保持對話,并達成一個符合雙方利益的協商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雙方能夠找到這樣的解決方案。”大眾汽車集團4日也在聲明中說,關稅是“錯誤的做法”,呼吁歐盟與北京方面進行更多談判,以防止任何反補貼稅和貿易沖突。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6日受訪時說,應該允許中國汽車廠商通過在歐盟投資來避免關稅,并指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可能會損害歐洲車企利益。
-
歐盟4日投票表決,同意對產自中國的進口電動車加征最高35.3%反補貼稅至少五年。這個附加關稅將在現有的10%關稅基礎上征收。德國是少數幾個投票反對加征關稅的國家。該國車企擁有大量在華業務,去年有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最容易受到中國潛在反制措施的影響。法國、意大利的汽車業界代表則對關稅表示歡迎。
-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峰會將于10月17日于上海舉行。這場國際盛事將匯集500強企業力量,邀請企業領袖和知名專家學者近百人齊聚一堂,聚焦“新動能新突破”,圍繞拆解經濟復蘇動能、以開放式創新走向更強、新能源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人工智能的進化、面向更理性的消費者等議題展開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