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至13日,第四屆長三角光電論壇在南通創新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論壇涵蓋產業生態推介、新品發布、專家報告、專項路演以及企業成果展等多個精彩環節,正值2024年亞洲光電子會議同步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追光者”齊聚一堂。
這不僅是一場行業交流盛會,更是一個人才團隊競相展示、項目與企業及上下游產業鏈深度交融的廣闊平臺,為我市光電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1
常駐“嘉賓” 助力產業騰飛
2021年初夏,南通這座剛剛邁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風口”。首屆長三角光電論壇選擇了南通創新區作為永久會址,為我市光電產業的提檔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4年間,我市光電產業加速成長,目前已擁有相關企業300多家,涵蓋47個細分領域,形成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這一產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長三角光電論壇的持續推動和助力。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作為承辦方之一,這些年來見證了論壇的升級與壯大,院長李焱深感論壇的廣度和深度在逐年提升。
光電行業之外,本屆論壇特邀多名經濟學、投資界專家,將創新成果向市場化、商業化平臺拓展,使產學研用融合更加緊密。不僅如此,北大長三角光電院從承辦會議、技術發布到如今研發創新碩果累累,“這些都是南通創新區和南通光電產業穩步發展的一個縮影。”李焱說。
隨著光電產業的持續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李焱表示,通過這一平臺,有更多的企業家走進南通、了解南通,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需要這一平臺來支撐將來的發展,這是雙向奔赴、互惠互利。
2
“新”意盎然 項目亮點紛呈
“我們的產品不僅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其方案指標更是超越了德國、日本的產品,與美國同類產品水平相當,但價格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論壇上,由北大長三角光電院自主研發的新產品“激光相位噪聲分析儀”驚艷亮相,吸引了眾多目光。
院長助理張方醒見證了該款新產品“從0到1”的誕生。他們長期致力于窄線寬超穩激光相關研發,但“能研發不能測試”一直是一大痛點。為解決這一問題,團隊專門開發了一款激光器測試裝備。張方醒表示,“好的裝備不能局限于實驗室里”,因此,團隊迅速將研發成果產品化,并希望盡早推向市場,以此普惠更多企業。
本屆論壇為這款產品的推廣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現場有不少激光器制造商、激光器研發團隊等產品潛在用戶。亞洲光電子會議的同步舉行,更吸引了許多國際友人參加,使得產品的推廣力度更大,國內外的知名度也更加響亮。”目前,該項目已收到2個訂單,意向用戶單位超過20家。
除了新產品的亮相,本次活動還見證了紫瑯光電實驗室的正式簽約。這個由北大長三角光電院、崇川區人民政府、南通創新區管理辦公室三方聯合共建的實驗室,將圍繞光子芯片和器件、光電融合芯片和器件、微光機電系統、新型納米光電材料等的微納加工與制備等方向,打造一個功能多樣、融合集成、面向市場、開放共享的公共實驗服務平臺。
“借助我們這一平臺,企業能以低成本進行概念驗證、技術研發,再向市場推出產品。”北大長三角光電院副院長孫泉表示,簽約后,將盡快啟動設備采購和安裝調試等工作,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專項路演 加速成果轉化
13日,一場光電領域科創企業的專項路演正在火熱進行。8位項目代表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向高校教授、行業專家、投資人士展示他們的創新成果。
首個路演企業代表、北京英朗超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席鵬,他帶來的“具身高內涵成像系統”項目引起了廣泛關注。該項目是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研發方向之一,有助于推進下一代高內涵多維成像系統的發展,助力腫瘤類器官、新藥研發的進程。路演結束后,席鵬立即贏得了一位高校嘉賓的青睞,希望進一步洽談合作。
澄觀光學科技(南通)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飛也是路演一員。自博士畢業后,他回到家鄉南通,在南通創新區開啟了新征途。談及選擇這里的原因,他說:“北大長三角光電院提供了一個與我專業高度契合的平臺,加上南通對年輕人的友好政策、舒適的住房條件、便捷的交通以及優美的環境,都讓我堅定了在這里發展的決心。”
“去年,我們推出了首款無標記超分辨顯微鏡,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遠銷海內外。時隔一年,我們帶來了新一代活細胞全景超分辨顯微鏡。”陳飛介紹,這款產品不僅具備更大的成像視野、更高的成像質量,還在硬件架構和軟件配套上實現了全面的升級和革新,帶來全新的成像體驗。
這場專項路演,不僅為光電領域科創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尋求合作的平臺,也為長三角光電論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這個舞臺上,更多的創新成果得以加速轉化,為光電產業的發展蓄勢賦能。
招商引資服務平臺,廠房土地招商,為您爭取強勢政策,歡迎接洽 400-0123-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