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城區水口街道荔枝城工業園 標準電子研發廠房出售 獨棟、多拼、可分層多種選擇 3600-4500元/平 800平起售 可按需求定制廠房
獨棟4層5層產品,面積1500平起,
多層可分層出售產品,面積800平起,
首層7.9米至8.1米,樓上4.5米至3.9米,二樓承重800KG-500KG
售價:
獨棟、多拼4000-4500元/平
多層分層出售800平起3600起/平
新拿土地,如有企業需求特殊也可以按需求定制廠房。
具體歡迎咨詢 中南高科總部營銷中心 400-0123-021 或 手機微信13391219793
惠州,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部區域,毗鄰深圳,城市發展空間巨大,是深圳優質產業轉移的理想位置——隨著深圳東進戰略的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提速,惠州作為粵港澳銜接海西經濟區、長江經濟帶的門戶,戰略地位凸顯。
距離深圳東莞70km,香港90km,廣州110km,是深圳向東發展的橋頭堡,是珠三角銜接粵東、閩贛和港澳臺地區的交通樞紐,是京九鐵路南端最便捷的港口轉運貨物集散地。
2020年,惠州將有5條軌道交通對接深圳,2條對接廣州,2條對接東莞,惠州市內擁有平潭機場,100公里對接深圳寶安機場,惠州區位優勢明顯。
惠州市 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東部區域,與廣州、深圳、東莞接壤,城市發展空間巨大,是優質產業轉移的理想位置——隨著東進戰略的推進、大灣區建設的提速,惠州作為粵港澳銜接海西經濟區的門戶,戰略地位凸顯
面積:11599km²
人口:477萬人
GDP:4177億元(2019年)
國家級開發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周邊城市:深圳-70km、香港-90km、廣州-110km——粵港澳大灣區銜接粵東、閩贛的交通樞紐,京九鐵路南端最便捷的港口轉運貨物集散地。
交通規劃:5條軌道交通對接深圳,2條對接廣州,2條對接東莞;擁有平潭機場,距離深圳寶安機場約100公里;2020年4月,《惠州市“豐”字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通過了惠州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豐”字交通主框架將惠州與廣州、深圳等周邊城市對接,構建大灣區東岸的大交通體系,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勤。
本案位于水口街道荔枝城工業園,地塊離高速口約15分鐘車程。
目的地 車程
東莞市 51公里-60分鐘
深圳市 58公里-66分鐘
廣州市 163公里-140分鐘
佛山市 180公里-150分鐘
惠州平潭機場 25公里-40分鐘
深圳寶安機場 120公里-120分鐘
廣州白云機場 153公里-130分鐘
惠州仲愷項目 33公里-54分鐘
目的地 車程
惠州市政府 8公里-20分鐘
惠城區政府 12公里-27分鐘
贛深高鐵
惠州北站 11公里-25分鐘
惠州火車站 14公里-27分鐘
惠州機場 25公里-40分鐘
高速出入口 9公里-15分鐘
荔枝城工業園內,大型企業集聚發展,同時市政配套齊全,未來惠州交通南北軸線緊靠本案,區域企業吸引力較強。
產業環境
目前荔枝城工業園已聚集部分大型企業,其中以雄韜電源、金環宇、駿亞智能科技、天寶智能制造等深圳外遷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企業為代表,區域內產業基礎已初步形成,隨著政府對東江灣產業園的重點打造,未來產業集聚效應會更加明顯。
項目地塊西側緊鄰的1號公路,建設里程約64.5公里,是惠州重要的一條南北交通軸線。從規劃之初,惠州1號公路就被予以帶動著惠州整個城市,加速發展,乃至融入至大灣區的重要任務,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勤。
惠州市1號公路采用城市快速路(兼一級公路)標準進行設計,規劃道路、綠道總寬度100米,規劃主線雙向十二車道,輔道雙向四車道,主線設計車速100公里/時、80公里/時,,全線共設置22座立交,其中14座全互通立交、8座菱形立交。,于2019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建設。
惠州市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惠城區是惠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惠州市產業結構合理、惠城區經濟實力位于惠州首位——惠州市以產業發展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主,惠城區整體GDP占據榜首,整體產業實力雄厚,穩步上升。工業產值具有潛力。
廣州在極化,深圳在外溢深圳傳統產業要素漫延式外溢,高端產業要素跳空外溢。為惠州產業發產生機會。
惠州靠近深圳,也是深圳最重要的產業承接區域之一。
作為深圳職能外溢范圍,是承接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的重要載體
總部經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產業為區域重點規劃發展產業——從規劃來看,惠城區積極打造環東江經濟產業帶,激發“2+1”現代產業體系新藍海,沿江將布局產業的研發、創意、孵化等。
2019年廣東惠州市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采礦業138個,制造業9842個,目前傳統工業占主導;新興制造業發展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
惠城區工業發展狀況:著力促轉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生產提質增效,我區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6.6%、60.5%。全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674億元,增長7.1%,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的55.8%。服務業發展提速,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224.51億元,增長6.9%,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36.1%。現代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建成高標準農田0.46萬畝,農業龍頭企業44家,省、市示范家庭農場21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