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海港綜合經濟開發區,是上海市奉賢區區委、區府為更好地實施和推進“東西南北,兩點一線”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并積極有效地接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和浦東國際機場航空港的“兩港”輻射,而于2003年4月批準設立的區級開發區。
上海海港綜合經濟開發區位于上海市東南,東鄰上海臨港新城,西接奉城中心鎮,南與五四農場相靠,北邊緊挨上海郊環線A30高速公路。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區內水、電、通訊等“七通一平”基礎設施齊全。
開發建設臨港新城是上海市委、市府面向21世紀發展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海港開發區將依托“臨港新城”與“兩港”強大的輻射效應,結合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利用5-7年時間建設成為一個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服務周到的綜合經濟開發區。
空氣質量:開發區南靠杭州灣,每年有8個月的東南季風,將干凈的海風吹入海港開發區,是上海內陸部分空氣質量最好的地方,降塵量為市中心的十分之一,降塵量≤1.3噸/平方公里·年,總懸浮顆粒濃度≤0.1毫克/立方米。
地形地貌:上海海港開發區處于上海市的地殼隆起部,是上海地標最高的地方,平均標高達4-4.5米,高于上海平均標高1米以上。本區為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地貌形態單一,地勢平坦。 地基承載8-10噸/平方米。
氣候條件:開發區為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最高氣溫37.9.C,最低-10.1.C,平均15.5.C,最熱7月-8月,最冷1月,年降雨日33.9天,年均雨量1089.2毫米。
自然災害:據記載,歷史上有臺風從奉賢登陸,均未造成大災;歷史上百年一遇高潮位記錄,黃浦江最高潮位為吳淞零上4.19米。 低于奉賢平均4.5米的標高;海港地區為上海市極少見的地質層,上海平均地殼為零線下-240米左右, 海港地區則為-180米,建筑設計地震防烈度為6度,比周邊地區減少1度。
一平:土地自然平整,達到絕對標高吳淞零上4.0米。
道路:區內采用棋盤式網絡道路系統,主干道與A30、A2、B2等高速公路連接,區內道路總長超過50公里。
電力:區內由華東電網供電,可提供10KV、35KV、110KV各等級供電,總容量20萬KVA。
通訊:區內設有電信局房,程控電話總裝機容量為4萬門,可提供國際國內直拔電話,并可提供ISDN、FTTP等網絡服務。
供水:區內自來水由自來水公司直接供應,日供水能力為10萬噸,水壓為1.6公斤以上。
排水:區內道路兩側鋪設有雨水排放管道,可直接通過河道排入杭州灣,保證企業廠區無積水。
污水:區內污水接納到規劃中的五四污水處理廠處理,日處理能力10萬噸。
天燃氣: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將從開發區經過, 2005年以后提供天然氣,熱值達到3萬大卡標準立方,日供氣能力達到10萬立方米,出口壓力為1公斤/平方厘米。
上海海港綜合經濟開發區將充分利用鄰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臨港新城的區位優勢。其產業定位具有鮮明的環境特點。
用地分區占地面積物流倉儲業8.5平方公里制造業汽車零配件制造業4平方公里物流裝備制造業電子電器等精密制造業房地產業、與開發區配套的生活等基礎設
選址服務機構簡介



我們服務的企業 贈 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資源要素盤活推進聯盟 錦旗
選址機構部份案例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