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上半年GDP超萬八億
長三角16市統計數據交換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實現生產總值182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00多億元,繼續領跑中國經濟。數據顯示,長三角16城市GDP平均增速達到1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個百分點,比2005年全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比全國水平快了4.2個百分點。據悉,長三角上半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19億元,同比增長22.8%,增幅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但工業品質卻大為提升:工業產銷銜接良好,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4個百分點;長三角15城市(缺舟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2687億元,增長18.8%,其中利潤1611億元,增長18.3%。上半年,長三角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18億元,同比增長15.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4個百分點。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686億元,同比增長9.1%,增幅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與此同時,長三角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6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比2005年提升了0.4個百分點。投資與消費‘一降一升’,意味長三角曾經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在迎來轉變。
居民半年人均收入首破九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長三角16個城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9202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5.0%。這是長三角城市居民半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9000元,表現出平穩快速的增長趨勢,但城市之間居民收入差距卻在拉大。與去年不同的是,上半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704元,從去年長三角16個城市中的第一位退居到第四位,前三位城市依次為紹興市(11147元)、臺州市(10942元)和寧波市(10718元)。江蘇、浙江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仍繼續擴大。上半年江蘇8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118元;浙江7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227元。江蘇、浙江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由去年上半年的人均1863元擴大到今年的210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