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道 英媒稱,8月份,中國制造業狀況連續第六個月惡化,從原本的三年低點進一步下滑。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1日報道,本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跌至47.1,為7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也低于7月份的終值47.8。該讀數低于50,表示制造業處于收縮之中。
報道說,這一數據表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8月份依然勢頭疲軟。7月份的數據已顯示出口同比下滑逾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也放緩至同比增長6%,是自今年4月以來的最弱增長。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則從6月份的10.6%下滑至10.5%。
【延伸閱讀】中國裝備制造業將成“走出去”的新領頭羊
人民網4月17日電 綜合消息,今年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迎來良好開局。商務部今日召開例行發布會,介紹一季度商務運行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商務部高度重視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工作。
為推動裝備產能“走出去”,商務部和有關部門圍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一帶一路”、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重大戰略,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
沈丹陽表示,關于推進裝備走出去,其實還包括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國裝備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達到9.6億美元,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3.09億美元,占32.1%;汽車制造業2.19億美元,占22.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2.04億美元,占21.2%;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9113萬美元,占9.5%;金屬制品業7834萬美元,占8.1%。與此同時,相關設備的出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1-2月我國鐵路設備,包括鐵道及電車道的機車、車輛及相關零件的出口超過6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了51.8%。
沈丹陽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力度推進這項工作。重點是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指導,做好總體布局。要結合行業優勢和東道國特點,明確提出支持鐵路、核電、汽車、船舶、化工、冶金等優勢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指導意見。二是突出重點,用好財政資金。2015年安排的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先進制造業、優勢行業的對外投資合作,重點用于可拉動國產裝備出口的境外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三是要改革創新推進產融結合,促進對外投資合作轉型升級,增強企業帶動裝備產能“走出去”的能力。
(2015-08-03 21:54:01)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道 法媒稱,官方數據8月1日顯示,中國的制造業活動在7月進一步放緩。這是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下半年將陷入疲軟的早期征兆。
法新社8月1日報道稱,中國國家統計局說,7月官方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0。這個數字比6月的50.2略有回落。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在聲明中說:“官方PMI的下滑表明,制造業仍然疲軟。”他們預測,中國政府將在2015年下半年進一步放松信貸,以支撐經濟增長。
官方報告的結果要比財新網資助的一次獨立調查的結果好一些。后者發布的7月PMI初值為48.2,為15個月低點。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中國經濟去年僅增長7.4%,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增速又進一步放緩,前兩個季度分別增長7.0%。
當局雖然認可了有必要讓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以提高可持續性,但仍采取了刺激措施,定下了經濟放緩的底線。
中國央行于6月最近一次下調基準利率,以刺激借貸。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第四次下調利率。
中國央行2015年還三次降低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并采取了放寬抵押貸款政策等其他措施來提振房地產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