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連平
北京時間9月19日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5.00%之間的水平。這是自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的首次降息。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美聯儲降息周期或持續至明年底,有利于中國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具備了推動新一輪降準、降息的條件。同時,人民幣有望加快恢復性升值,但短期內也難以出現單邊大幅度走強的態勢。
美聯儲超預期降息或有多重考慮
“本次美聯儲超預期降息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可能有多方面的考慮。”連平認為。
一是美聯儲對通脹持續回落較有信心。從通脹指標來看,8月美國CPI同比增長2.5%,增幅較7月收窄0.4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下降,為2021年2月以來最小同比增幅。從影響物價最重要的因素來看,受全球需求弱化和“歐佩克+”明年增產預期影響,近期全球原油價格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落,跌至70美元/每桶以下,已回到兩年前的水平;美聯儲最新發布的褐皮書也表明,由于美國部分企業招聘減少,對工人需求的競爭減緩,員工流動率下降,這使得美聯儲較為擔心的“工資-物價”螺旋壓力有所減輕。美聯儲預測,2024年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為2.3%,2025年將回落至2.1%;預測2024年核心PCE為2.6%,2025年將回落至2.2%。
二是預防性提振美國經濟。盡管美國經濟總體上仍展現出韌性,并不存在迫在眉睫的嚴重衰退風險,但由于聯邦基準利率已在高位運行了三年多時間,對美國經濟的副作用正在逐步暴露,就業、消費、制造業PMI、房地產等指標均顯現疲態。
三是全球總體上進入降息進行時,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美國對于資本大規模流出的擔憂。9月12日,歐洲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機制利率25個基點至3.5%,下調再融資利率60個基點至3.65%,下調邊際貸款利率60個基點至3.9%,力度比6月份的首次降息顯著增大。目前,在主要發達國家中,除日本外,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均已實施首輪或多輪降息。此外,近期中東、東亞、東南亞等多國央行也紛紛宣布降息。這將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平滑美聯儲實施更大力度降息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是不排除美國大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聯儲的決策。
美聯儲降息周期或持續至明年底
展望后市,連平表示,從預防式降息的屬性和目的來看,本輪周期美聯儲很可能不會很快將利率直接“打到底”,因為抑制通脹的任務并未徹底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應對其他突發的內外部嚴重沖擊預留充足的政策空間。當然,如果美國經濟出現明顯衰退,超出上述預期,則其降息的幅度會更大一些,時間也會更長一些。預計降息周期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四季度,可能不會超過2025年底,累計降息幅度可能為150-200個基點。
就2024年來看,根據美聯儲點陣圖預測,年內還有50個基點的下降可能。美聯儲可能有兩種選擇:一是在11月和12月的議息會議上分別降息25個基點;二是先觀望通脹是否存在反彈壓力,12月再降息50個基點。預計11月連續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有利于中國貨幣政策適度寬松
連平認為,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對全球金融市場而言,短期內可能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黃金價格帶來階段性支撐,但由于美聯儲降息本身映射了美國乃至于全球經濟疲弱和需求下降,相關商品和貴金屬價格未必能持續走強。同時,全球資金的流向可能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美國市場不再“一家獨大”,但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需注意短期跨境資本頻繁流入流出帶來的風險。至于歐元、英鎊、日元等非美貨幣能否持續走強,則要看相關國家和地區與美國的利差變化,以及其經濟基本面是否強于美國。
對于中國而言,美聯儲降息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中國貨幣政策將獲得更大的寬松空間,具備了推動新一輪降準、降息的條件。從降準的可能性來看,目前我國中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6.5%,大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5%。如對大中型銀行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預計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6000億元以上。鑒于當前國內實際利率依然偏高,有可能集中政策資源,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實行單次50個基點左右的較大幅度降息。其次是人民幣有望加快恢復性升值。中美原本倒掛的國債利差有望逐步收窄,從而推動人民幣恢復性升值,但由于中國經濟基本面目前不夠強勁,貨幣政策同樣處于偏松狀態等原因,人民幣匯率短期內也難以出現單邊大幅度走強的態勢。最后是境外資金有望一定程度上流向人民幣資產,為中國股市、債市注入流動性。
本文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作者:連平
招商引資服務平臺,廠房土地招商,為您爭取強勢政策,歡迎接洽 400-0123-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