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方升研究 ,作者七禾頁

產業園區行業內具有領先影響力的媒體,專注產業發展、推動行業進步

前有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明確了國資國企將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集中。
再到7月22日-23日在京舉行的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明確提到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但也面臨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多、傳統生產力條件下的經濟增長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等問題。必須打破思維定勢、破除路徑依賴,牢固樹立國有企業一定要在新質生產力上有所作為的理念,不斷增強工作的創造性、引領性。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國資央企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完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推進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條創新。
對于產業園區行業的這批地方城投公司而言,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已趨于明確。它們需要實現從傳統的園區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者角色,向產業投資推動者角色的轉變。
在昨日(7月25日),成都高新區發布了全生命周期投資基金運營體系,矛頭直指國資產投容錯機制——針對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基金等政策性基金設置了從80%-30%的容虧率,致力破解國資“不敢投”困境。
具體來看,成都高新區以策源資本和高投創投兩大基金運營平臺為核心,構建起“資助—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的全生命周期投資基金運營體系。
其中,“資助資金”不計權益支持高校院所創新項目開展概念驗證、小試、中試等成果轉化工作,由財政首期設立不低于1億元資助資金(5年累計15億元),每年支持150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區“就近就地、應轉盡轉”;
“種子基金”聚焦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等,首批新設2億元種子類直投基金,未來每年投資不低于2億元,助力100個創新團隊注冊成立公司啟動產業化、商業化進程,并為創始團隊設置原價回購機制,比例最高可達到80%;
“天使基金”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每年投資不低于15億元,每年支持企業不低于50家;
“創投基金”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投資,每年投資不低于20億元,加速30個高能級項目快速成長,將重點發展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重點細分賽道;
“產投基金”聚焦主導產業進行重點投資,每年以不低于30億元重點投向20家核心企業。深挖主導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圍繞“鏈主”企業和核心節點型項目重點布局;
“并購基金”聚焦區內有并購意向的上市公司、鏈主企業,服務有被并購意向的優秀創新項目和有退出需求的資本,圍繞公司主營業務或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并購重組,助力被投企業加速登陸資本市場以及區域上市公司、鏈主企業做大做強。
綜合考量,無論是容錯機制的構建,還是具體投資指標的設定,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國資在投資決策過程中面臨的“不敢投”與“沒法投”的困境。盡管過去眾多城市已紛紛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然而,出于“穩健性”考量,這些基金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有效實施,并未能真正達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及資本招商的既定目標。
對于全國各地的平臺公司而言,這一趨勢構成了極為明確的信號。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城市發展產業已無法再走稅收返還政策內卷、平臺公司單純為產業企業提供載體的這條捷徑。政府期望平臺公司能夠憑借專業的產業投資手段,孵化出一批企業,并通過資本招商引入更多企業。這意味著,平臺公司必須實現從傳統的產業載體建設角色,向產業集群構建者的方向轉型。
產業投資能力,將成為未來所有地方平臺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成都高新區捅破這層窗戶紙,讓全國各地政府進一步完善投資“容錯”機制,能讓更多留在賬面上的政府引導基金真正投在企業身上,激發企業發展信心,真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但同樣的,專業度同樣至關重要。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對于地方平臺公司及涉足園區板塊的國有和中央企業而言,園區載體顯然并非其盈利產品。相反,為了促進產業的繁榮與發展,這些企業可能會采取進一步措施,如降低租售價格,以吸引更多企業入駐。那么產業投資不僅成為這些企業推動產業升級與發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確保公司持續盈利的關鍵路徑。當然,若通過其他業務板塊對園區進行資金支持,雖為可行之策,卻非長久之計。
那么在產業投資“容錯”機制完善之后,一系列關鍵問題如投資方向的選擇、投資對象的篩選、退出時機的把握以及收益保障措施的制定等,將對地方平臺公司、國央企在產業領域的專業能力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
此外,對于政府監管部門而言,專業素養的要求同樣至關重要。在審視和監管失敗案例的過程中,區分哪些情況屬于合理的容錯范疇,哪些則是明顯的失職行為,這無疑是對監管部門專業能力的一種嚴峻考驗。這種“裁判”角色的專業性,將直接影響到監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成都高新區所推出的全生命周期投資基金運營體系,對業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產業投資之前,產業發展狀況與營商環境的優化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僅靠產業投資,沒法直接投一個成熟的產業集群。缺乏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也不利于被投資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最終導致產業投資的“失敗率”持續走高。
在推動產業投資的過程中,需要解決機制體制層面的核心問題的同時,將城市營商環境的優化與產業發展的促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開發區廠房土地招商 可談入園政策。400-0123-021,13391219793,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上海邊·昆山高標準廠房出租/可談1-10年免租期
產業園項目展示(推廣接洽13391219793)
長三角重點推薦園區廠房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