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兩會兩萬字政府工作報告13次提“創業”,國家明確表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成經濟發展新常態。“眾創空間”也儼然成為2015年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熱詞。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全長不過300米,卻匯聚了超過2200個機構投資人、20多家新型創業機構,和將近4000個創業團隊。李克強總理剛剛于5月7日結束了對這條"小街"的造訪,咖啡杯的余溫還未退卻。這不僅讓聚集在創業街上的“眾創空間”們歡欣鼓舞,也使得中國無數從事與創業相關的人群倍感振奮。
眾創空間概述
眾創空間的背景
早在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致開幕辭時,提出要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創新”、“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2015年1月4日,李總理探訪深圳柴火創客空間,稱贊年輕創客們充分對接市場需求,創客創意無限。創客運動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勵,讓“創客”和“創客空間”們倍受鼓舞。為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客被寄予厚望。
1月2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到“眾創空間”。2月,科技部發 文,指出以構建“眾創空間”為載體,有效整合資源,集成落實政策,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引擎。3月5日,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再次反復提到“大 眾創業、萬眾創新”,并且將其提升到中國經濟轉型和保增長的“雙引擎”之一的高度,顯示出政府對創業創新的重視,以及創業創新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眾創空間”綱領性文件——《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此舉為國家層面首次部署 “眾創空間”平臺,支持大眾創新創業!兑庖姟诽岢瞿繕说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滿足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同時又具備低成本、便 利化、開放式等特點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
眾創空間是什么
“眾創空間”是科技部在調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創客空間、孵化器基地等創業服務機構的基礎上,總結各地為創業者服務的經驗之后提煉出來的一個新詞。
那么,究竟何謂“眾創空間”?
根據國務院《意見》中的定義,眾創空間是順應網絡時代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的統稱。這類平臺,為創業者提供了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顯然,“眾創空間”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概念,也不能把它與現有的任何一種具體形式劃等號?萍疾恳惨辉購娬{,眾創空間絕不是大興土木的房地產建設,而是在各類新型孵化器的基礎上,打造一個開放式的創業生態系統。
投中研究院認為,眾創空間的概念外延與孵化器略有重疊,但應比后者范圍更大(見圖1),此外,它還應包括創客空間(見下文第2章)、創業咖啡等新型孵化 器模式。一方面,眾創空間包括那些比傳統意義上的孵化器門檻更低、更方便為草根創業者提供成長和服務的平臺;另一方面,眾創空間不但是創業者理想的工作空 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還是一個能夠為他們提供創業培訓、投融資對接、商業模式構建、團隊融合、政策申請、工商注冊、法律財務、媒體資訊 等全方位創業服務的生態體系。
眾創空間的特點
基于國務院《意見》對眾創空間的定義,投中研究院結合調研,認為眾創空間應當至少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開放與低成本:面向所有公眾群體開放,采取部分服務免費、部分收費,或者會員服務的制度,為創業者提供相對較低成本的成長環境。
二、協同與互助:通過的沙龍、訓練營、培訓、大賽等活動促進創業者之間的交流和圈子的建立,共同的辦公環境能夠促進創業者之間的互幫互助、相互啟發、資源共享,達到協同進步的目的,通過“聚合”產生“聚變”的效應。
三、結合:團隊與人才結合,創新與創業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孵化與投資結合。
四、便利化:通過提供場地、舉辦活動,能夠方便創業者進行產品展示、觀點分享和項目路演等。此外,還能向初創企業提供其在萌芽期和成長期的便利,比如金融服務、工商注冊、法律法務、補貼政策申請等,幫助其健康而快速地成長。
五、全要素:提供創業創新活動所必須的材料、設備和設施。
眾創空間的作用和意義
眾創空間的核心價值不在于辦公場地的提供,而是在于其提供的輔助創業創新的服務。各種形式的眾創空間都在通過各自的方式,向創業者提供各種類別、不同程 度的基礎服務。這些基礎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培訓輔導、融資對接、活動沙龍、財務法務顧問等等。此外,個別創業服務機構還自己設立天使或早期基金,有些能幫 助初創企業進行鼓勵、補貼的政策申請,有些還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提供工位注冊的工商服務等。
眾創空間作為創業創新服務的平臺在全國的推廣,將使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