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向采取措施式招商,即通過幫助企業解決它們特別想解決的問題來招商
比如提供企業所需要的產業環境或制度環境。目前一些大規模生產全球化產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都需要對應的全球化物流大通道。重慶雖地處內陸,但卻能夠吸引電子產業廠商,除了前文提到的垂直整合外,還依靠重慶重點發展的“渝新歐”國際運輸通道,滿足了內陸幾千萬臺產品市場對北美(30%)、亞洲(30%)和歐洲(40%)的分銷,極大地節省了時間與物流成本。如果產品在重慶生產后運到上海、廣東等地,再通過船舶運到歐洲,一方面耗時需兩個月,另一方面物流成本也很高,至少增加了2000多千米內陸到沿海的距離。
這條“渝新歐”國際聯運大通道同時解決了三大難題:一是六七個國家的海關一體化,實現關檢互認、執法互助、信息共享;二是各個國家鐵路部門運行統一編制的時刻表,形成“五定班列”——起點定在重慶、終點定在德國,中間的100個火車站只停12個,至于哪12個則需細致討論;三是敲定鐵路運費價格,壓低運輸成本。
2011年,鐵路價格是一個集裝箱每千米1美元,1.2萬千米距離就需要1.2萬美元,這是極高的運輸成本。到2012年我們將價格談到每千米0.8美元,2014年降到每千米0.7美元,2015年降到每千米0.6美元,現在降到了每千米0.5美元,那么1.2萬千米距離只需要6000美元運費。不管是從連云港還是從上海、深圳等地出發,一個集裝箱運到歐洲大約需要3000美元運費;如果一個集裝箱里面的貨物價值500萬元,一個月的利息就要3萬~ 4萬元,相當于四五千美元,3000美元運費加上四五千美元利息就變成七八千美元,肯定會高于“渝新歐” 國際聯運大通道的6000美元運費,所以現在大家都愿意用鐵路進行運輸。
重慶幫助企業直接通過鐵路運輸將產品運送至歐洲,這是實現了戰略格局的表現。由此可見,地方要幫助企業解決那些關鍵的命脈問題,只要這些問題是客觀的、經濟的、對企業發展有利的,地方政府都應積極發揮特有的服務功能進行相應的資源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