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聚合賦能生產性服務業,共促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屆長三角工業地產服務力提升論壇暨長三角工業地產服務聯盟成立儀式”在“東方藍寶石”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成功舉辦。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會長黃慶元發表題為《以生產性服務業為抓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旨演講。他指出,作為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重要戰略布局,生產性服務業正在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注入新的活力。這一產業不僅成為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橋梁,還在推動產業互聯網、供應鏈管理、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節能環保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聚焦十大重點領域,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上海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如今,上海生產性服務業正緊密圍繞“(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聚焦總集成總承包等十大重點領域,推出推動服務型制造深入發展、全方位提高產業智能化水平、加速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構建“上海制造”新型服務生態平臺等系列扶持政策,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支撐產業發展。黃慶元在發言中詳細介紹了上海聚焦總集成總承包等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路徑,特別是著眼于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專業化的探索,為行業釋放了巨大的政策紅利。上海率先在全國開展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制度研究,自2013年在全市推開生產性服務業專項統計調查,逐步建立了覆蓋全市16個區、9大集團的統計網絡,并形成了權威數據庫,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黃慶元提到,上海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建設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這些功能區,上海不僅在產業空間布局上實現了優化,還在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多元服務模式,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而上海在這一領域的創新實踐無疑走在了全國前列。黃慶元指出,上海率先在全國制定了服務型制造團體標準,并推動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創新模式的落地。通過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上海為傳統制造業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和增長點。
浦東新區和松江區憑借在服務型制造領域的卓越表現,已被授予“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稱號,進一步彰顯了上海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此外,43家上海企業獲得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稱號,成為全國制造服務一體化的標桿。
在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上海的實踐措施包括: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扶持產業互聯網高速發展;強化“雙總”模式引領,拉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專業服務能級,支撐保障企業走出去。同時,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建設,以賦能先進制造為核心,積極打造產業集聚高地,銳意探索“工業上樓”新型發展模式。堅持規劃引領,鼓勵創新用地供給,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推動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打造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
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的建設。黃慶元指出,這一創新載體已成為推動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功能區建設不僅推動了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還為賦能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構筑了橋頭堡。黃慶元在發言中詳細介紹了多個功能區的成功案例,包括上海市北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上海張江集電港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等。這些功能區通過集聚創新資源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
黃慶元認為,上海的生產性服務業將在國際化和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更大突破。隨著數字化和服務型制造的不斷深化,生產性服務業將繼續引領上海乃至全國的產業轉型升級。在全球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上海將繼續發揮其在全國的引領作用,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躍升貢獻力量。
據悉,本次活動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指導下,由長三角工業地產服務聯盟主辦,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上海)東恒特資信息集團、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長三角特殊資產投資聯盟聯合主辦,資產界、上海大學法經濟學研究中心、上海瀾亭律師事務所、中南高科·燈塔瓴科、美的·安得智聯物流、上海萬石企業發展集團、浙江省房地產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浙江嗨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協辦。
本文來源: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陸家嘴金融網
作者: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