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產業鏈招商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招商的重要手段。相比于傳統招商方式,產業鏈招商并不比拼土地、政策優惠,而是以產業鏈分析為基礎,尋找和彌補產業鏈薄弱環節,確定目標企業,打造產業集群,突出地方的優勢產業。現選取這篇萬字長文,為您講透產業鏈招商方法+案例。
【招商引資內參正文】
產業鏈招商是指圍繞一個產業的主導產品及與之配套的原材料、輔料、零部件和包裝件等產品來吸引投資,謀求共同發展,形成倍增效應,以增強產品、企業、產業乃至整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一種招商方式。 例如單個的、未加工的山楂,吃起來會有些酸澀,也賣不上價錢,當把山楂串成串兒,做成糖葫蘆,既好吃又能賣高價。產業鏈招商就好比串糖葫蘆,把一群有產業關聯的企業串成“產業糖葫蘆”,企業之間相互連接、相互促進,各自提升品位,群體創造價值。 01產業鏈招商:有哪些實施路徑? 產業鏈的完整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投資環境和競爭力最重要的因素。特色經濟、品牌經濟、規模經濟與產業集群是密切相關的。那么,如何做好產業鏈招商? (1)最重要的“器”——產業圖譜 在產業鏈招商工作里,最重要的“器”是產業圖譜。所謂產業圖譜,是指對各個產業及細分市場行業規模、產業鏈結構、鏈上企業數據等進行的研究和探索。從區域經濟的角度看,產業發展的目標與時序躍然紙上,能夠快速帶動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提升區域產業在國際價值鏈中的整體地位;同時,招商人員可以按圖索驥,有的放矢,做到精準招商。 具體來說,一份有效的產業圖譜,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A.梳理產業鏈上、中、下游關系,厘清產業鏈各環節的傳導機制與價值關系; B.標注各細分領域龍頭、機構、專利技術,劃出產業鏈布局圖; C.立足本地,列出推薦招商企業與重點關注企業,附企業檔案與聯系方式; D.了解產業鏈發展的痛點,理清產業鏈發展的具體需求。 (2)最重要的“器”——產業圖譜 “建鏈”是產業鏈招商的第一步,圍繞一個核心產業(龍頭企業),針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篩選優質供應商,通過開放供應鏈、資源共享、政策扶持、聯合研發、基金并購等方式搭建產業鏈合作生態。 “補鏈”在園區已經有一定產業基礎,產業鏈初步形成之時,圍繞產業鏈條的缺失環節展開針對性招商,目的是延展和擴充產業鏈條,打造更穩定、更強大的產業集群。 “穩鏈”是在產業鏈面對外部沖擊時做出的應急措施,通過政策落地、政府采購、(協助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等方式,分級分類做好「鏈式服務」,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逐漸暢通。 “強鏈”主要針對產業鏈已經較為完善、但價值鏈欠缺的地區,通過引進高附加值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 (3)圍繞產業鏈形成集群化發展格局 按上中下游產業鏈,利用已有的上游企業招引中游、下游企業,利用中游、下游企業招引上游企業,或利用中游企業招引上游、下游企業,形成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優化配置。企業有利可圖,愿意集聚在一起,招商就能事半而功倍。比如,按照“垂直整合一體化”方式,將品牌商、代工企業、零部件配套廠一體推進的結果。總之,一個能上下游互相配套的、有較大市場規模的產業鏈體系,往往具有較強的產業集聚能力,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降低運行成本。 集群式發展,不僅可以使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之間的資源要素實現有機整合,避免行業內的供需錯配,使供給更加精準有效,還能通過產業鏈條上生產技術和工藝的良性競爭,推動企業不斷創新,促進優勝劣汰,延長產業的壽命周期,實現產業能級的快速躍升。更具現實意義的是,能夠有效降低物流等成本,補齊創新等短板,形成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能為地方政府調結構、轉方式起到核心支撐作用,是不容易垮掉的。 具體方式上,要推動三種集群: 一是產業鏈上游、中游、下游的集群。 比如說汽車產業,一輛汽車有上萬個零部件,要形成支柱,就要把上游零部件產業的百分之七八十都實現本地化生產。又如,搞電子產業,筆記本電腦有2000多個零部件,就要本地化幾百上千家零部件企業,從集成電路到液晶面板,從印刷線路板到機殼,各種各樣關鍵零部件都能實現本地產。這樣上游、中游、下游產業鏈,形成集群。 二是促使同類產品、同類企業扎堆形成集群。 當一個大產品產業鏈集群形成之后,那么它的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配套產業既可為這家龍頭企業服務,也可為那家企業服務,這就有條件把同類產品、同類企業扎堆落戶,形成集群。打個比方,就像一個地方有希爾頓也有喜來登,有可口可樂也有百事可樂,這樣就使得這個產業“東方不亮西方亮”。 否則,如果只有一個世界級企業,今年它訂單多了,就可能大發展,明年如果丟了幾個大單子,就可能出現20%、30%的負增長。這樣,會使得一個地區的經濟大起大落,進出口也大起大落。只要形成了這種同類企業集群,即使有個別龍頭企業遇到困難,但就產業整體而言,是穩定的,是持續向上的,整個產業集群就能健康發展。 三是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形成集群。 產品銷售過程中,會產生結算和物流等環節。比如,產品在全球銷售、在全國銷售,就會使得與結算、物流相關聯的各種服務型企業集聚扎堆,圍繞著制造業集群來布局產業鏈。 (4)因地制宜的制定招商政策 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及轉移的趨勢,國家產業戰略變化及本地區的比較優勢、招商環境變化等,結合本地區現有的需求可能、市場發育、產業發展在人才、技術、投資、組織管理等方面具備的要素條件,以及政府在財政、配套、服務、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支持能力,以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產業鏈招商考核機制及措施,確保產業鏈招商的導向性和可操作性。 (5)鎖定重點,創特色產業 做好產業鏈招商,要鎖定重點,創特色產業。 要大力促進現有產業的有機聯系。招商政策的重點應放在有效推動地方產業網絡整合,提高企業產品、技術的關聯度等方面,為實現產業資源優化配置奠定基礎。 要切實把大項目做成大產業。要有針對性地布點、規劃和建設好現有的大項目,為產業鏈伸展預留充分的空間,充分釋放大企業對產業鏈的規模帶動作用,提升區域生產能力和產業集聚度。 要全方位培育產業鏈招商主體。重點骨干企業可通過項目合作實現并購嫁接;外資企業可通過增資擴股擴大生產規模;外貿企業可通過訂單共享聯動發展;私營個體企業可通過出讓股權,連鎖經營。 要提升產業環節配套銜接。多渠道做好國外大企業本地化與本地企業國際化相結合的工作,切實促進大企業在集群中與產業價值鏈中的中小企業建立緊密聯系,發揮其在招商引資、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中的骨干引領作用,以提升技術延伸產業價值鏈,消除大企業核心技術“空洞化”隱患,促使品牌企業變成品牌產業,實現大中小企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展的集群集聚發展態勢。 (6)建立健全產業“微笑曲線” 一個產業領域中,有研發、生產、銷售、結算等多個環節,單個企業不可能“大而全”、“小而全”的干,過去幾十年由于交通工具便捷化推動世界變成平的,產生了水平分工的發展模式,也就是龍頭企業、品牌企業抓住品牌、研發和銷售結算體系,把各種零部件制造和整機組裝以水平分工分包給各類企業。 這種分工對一個龍頭品牌企業來說,是合理的,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形成良性的競爭力。但對地方政府而言,世界并不是平的,如果產業發展沒有形成全產業鏈,重點招引的組裝等制造環節可能處于“微笑曲線”低端,除了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沒有太高的附加值,同時加工基地很不穩定,隨時可以拎包走人,企業很容易轉移到其他地方。 所以,一個地方要形成國際化主打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在全產業鏈上下功夫,以垂直整合的方式,把研發、材料與零部件制造、物流、倉儲、結算、銷售等高端環節與整機組裝制造集于一地,占據“微笑曲線”全產業鏈,就能形成集群化競爭能力,這樣做對品牌企業還是水平分工的加工貿易模式,但對地區制造業則是垂直整合的產業集群。這樣,整個產業的“大廈”就能拔地而起,我們就能掌控整個“微笑曲線”,真正“微笑起來”。 (7)要重視鏈長制與產業鏈招商完美結合 出于“鏈長制”的任務要求,“鏈長”往往由高級別政府領導擔任、具備與所負責產業鏈條相關的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利用地方負責人的綜合協調優勢,從高層面保障各個產業鏈的完整、穩定和發展。往往高級別領導一般又都是地方主政領導,對地方對產業發展、新經濟增長指標負責。 因此,鏈長制與產業鏈招商完美融合。一方面鏈長能夠從全局的角度考慮產業鏈的發展策略,對招引哪些目標企業,是要強鏈、補鏈還是優鏈需要有明確的思路;另一方面鏈長能夠更好地協調區域資源要素,對于重點引進的項目判斷會更加有把握,尤其是科技創新項目。 (8)建好載體,完善配套服務 要按照規模化、特色化、市場化、集約化要求,搞好產業規劃和產業功能布局,整合資源,協調發展。 要注重強化產業組織及服務創新。通過市場化運作,加快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現代物流網絡、信息化網絡,這樣既能形成整體優勢,又能建成發揮個體潛能的新型產業組織和產業服務體系。 要建設產業鏈招商服務體系。圍繞優勢產業,整合科研機構及其資源,構建產業鏈意義上的技術創新平臺、行業協會等,積極引進或建好(跨國)采購促進中心和第三方質量認證機構,推動跨國采購本地化,并大力發展與產業鏈相配套的職業技術教育,為產業鏈構建職業教育體系。 要針對不同產業用活鏈招商。如:工程機械、交通設備等制造產業應利用終端產品和核心產品優勢,吸引配套企業投資落戶;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應立足自身優勢,以組團式吸引投入;資源性和服務性產業應立足于引進優質企業或項目等。 02產業鏈招商強市的典型案例 成功實現產業鏈招商的關鍵在于要明確園區內是否已有產業鏈、優劣勢在哪、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支撐條件是什么,等等;此外,還要充分認識當前產業鏈招商的重點、主體、載體、服務等,達成產業集聚、功能轉型、綜合環境優化的目標。本文選取山東青島、湖南長沙、安徽合肥等地案例,幫助我們更加深度的了解產業鏈招商的實踐路徑。 (1)青島開發區:如何聚焦產業鏈? 自2020年8月份改革以來,圍繞打造青島市工業增長新基地和西海岸新區高端產業聚集地,建設成為全省對外開放先行區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青島開發區聚焦主責主業,不斷健全精細化服務工作機制,全鏈條、全流程推動外資項目加速落地,充分發揮高質量利用外資主陣地作用。 突出產業鏈精準招商,服務特色產業集群發展。 一是落實鏈長制。深入分析園區產業發展特點,圍繞智能家電、船舶海工、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等優勢產業,全面落實“鏈長制”,實行“一鏈一制、一鏈一策”。總鏈長由開發區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各產業鏈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企業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等重大事項,促進鏈上企業協同發展。 二是構建生態圈。系統梳理產業鏈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關鍵平臺、核心技術、發展短板等情況,研究制定《做大做強做優產業鏈工作方案》,以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和產業聚集度為導向,確定招引企業,點對點精準對接,全面推進瑞士、日本、韓國等10余個重點外資制造業項目。 三是做強“區中園”。開發區與轄內中電光谷園區、聯東生態科技谷、海爾信息谷、瑞源機器人產業園等7個重點“區中園”共同成立園區管理委員會,圍繞各“區中園”特色產業建立聯合招商、服務會商機制,合力推動產業抱團發展。目前,中電光谷已招商(含注冊)各類市場主體1900余家,投資過千萬的600余家,匯集人才萬余人,成為青島市集聚度最高、集聚優勢項目數量最多、經濟效益最好的高新產業集聚區之一。“園中園”訊飛未來港被授予“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青島)賦能中心”。 突出產業鏈流程優化,促使外資項目加快落地。 一是優化審批流程。有效承接省市兩級經濟管理權限,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再造,取消施工圖審查,推行區域評估、模擬審批、聯合驗收等改革舉措,全國首創“一證(照)通”,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 二是提高落地效率。加強與屬地街道協作,研究出臺全面深度協同作戰“18條意見”,做好項目落地用地、用水、用電等先期準備。開發區投資控股集團以市場化方式運營,建設完善配套基礎設施。 三是強化跟進服務。圍繞項目建設關鍵流程、核心要素,分類建立項目簽約、落地、注冊、在建等12個臺賬清單,實施項目調度、工作保障等4項機制,落實項目清單化、跟蹤全程化、服務專員化等5項管理,實行約談督導懲戒機制,構建項目精準跟進服務體系。今年以來,開發區對重點項目全部實行專員服務、全程跟進。 (2)長沙市:四大機制,扎實推進產業鏈 長沙22條產業鏈長袖善舞,攪活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產業聚焦不斷增強,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抓產業鏈建設的氛圍更濃、發力更準、效果更實,產業鏈日益成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四大機制,扎實推進產業鏈建設: 要讓產業鏈快速取得實效,長沙的做法是,制度先行。結合全市22條產業鏈基本情況,長沙創新性地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 鏈長制。2017年11月23日,長沙召開全市產業鏈工作動員部署會,提出在全市在各個省級以上園區設立22個產業鏈推進辦公室,由長沙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總鏈長”,每條產業鏈由一位市領導擔任“鏈長”,“鏈長”一詞第一次出現在正式報道中。通過“鏈長”制有效發揮了市領導高位推動、高位協調、高位督辦的作用,一個方案攬全局,一張圖紙繪到底。“鏈長”上崗后,先后通過走訪重點園區、龍頭企業,召集有關市直部門、骨干企業聽詢意見,帶隊考察招商,對產業鏈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各區縣(市)、園區迅速形成了齊心協力抓產業鏈的濃厚氛圍。 負責制。長沙首先按照“兩主一特”和“一主一特”等原則確定了每條產業鏈的牽頭園區,然后在牽頭園區組建了22個產業鏈辦公室,從市直機關、區縣(市)、園區抽調了88名干部專職從事產業鏈工作。與此同時,在市工信局設立長沙市產業鏈推進工作辦公室,負責全市產業鏈統籌調度、協調督促等工作。 調度制。在產業鏈建設工作中,企業引進、項目建設方面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這時,四級調度機制就顯現出它的真實價值。每季度由領導小組選取3-4個產業鏈進行深入分析和點評,調度會形成的決議實行限時辦結制,由市產業鏈推進工作辦公室負責督辦調度會議決議的落實。 評價制。為激勵全市相關單位、園區及產業鏈辦公室積極性,長沙建立了產業鏈工作評價機制,出臺了《長沙市產業鏈工作評價辦法》,將22條產業鏈分為優勢產業鏈、新興產業鏈和服務型制造產業鏈三大類,從七個方面進行分類評價。 (3)合肥市產業鏈招商:從“無中生有”到“彎道超車”: 20年來,合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加速發展,“無中生有”實現“彎道超車”,“小題大做”實現“跨越發展”,走出了一條“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完善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基地”的“合肥路徑”。 緊盯產業鏈核心環節實施全鏈式布局 2008年,青島、佛山、合肥、武漢等城市在家電產業發展上競速,但面臨的共同尷尬是,行業重要部件液晶顯示器只能依賴進口。白色家電缺顯示屏,就將屏幕產業作為突破口。基于這種判斷,合肥市研究決定以新型顯示產業作為突破口,與京東方開展項目合作。解決了“面子”問題后,發現里面的驅動芯片也要進口,于是布局集成電路產業。如今,合肥的“芯”“屏”產業已成為“強環”。在京東方項目的帶動下,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已集聚企業100余家,集成電路企業由2013年的12家增長到2020年的283家[3]。合肥已成為國內少數幾個擁有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全產業鏈的城市。 “國資國企”領投產業 以尊重市場規則和產業發展規律為前提,以資本紐帶、股權紐帶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合肥市政府通過財政資金增資或國企戰略重組整合打造國資平臺,再推動國資平臺探索以“管資本”為主的改革,通過直接投資或組建參與各類投資基金,帶動社會資本服務于地方招商引資,形成產業培育合力。 一方面,合肥注重強化資本運作,依托合肥產投、合肥興泰、合肥建投三大國資投資平臺作為開展資本招商的“牽引器”和“主力軍”,聯合中信、招商等頭部投資機構共同設立近千億元的產業基金群,形成“引導性股權投資+社會化投資+天使投資+投資基金+基金管理”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資體系,不斷增強創新資本生成能力。 另一方面,在具體運作機制上,合肥主要通過投資并引入上市公司募投項目推動落地,并圍繞投資前期、中期、后期全鏈條打造“引進團隊—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閉環,推動城市經濟發展與項目招引、產業培育共融共生、協同發展。 “雙招雙引”打造招商“強磁場” 合肥市政府通過制定《省領導重點聯系項目跟蹤服務辦法》 建立招商引資頂格承接機制,成立由市政府秘書長任組長的“省領導重點聯系項目跟蹤服務工作合肥市協調小組”,實現頂格對接流程的標準化。 合肥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12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從市級層面建立統籌調度機制,明確管行業必須管投資,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合力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繪制安徽省領導重點聯系項目跟蹤服務流程圖,根據安徽省“四送一服”綜合服務平臺推送項目,形成項目清單,明確項目承辦單位并進行跟蹤督辦。針對平臺推送的“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建立專人專項對接機制,確保項目有人盯、有人抓。 (4)昆山市鏈式招商的“葡萄串”效應 昆山,在產業鏈招商方面,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就是把一臺筆記本電腦拆開,里面1000多個主要零部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進行招商,持之以恒,招來的企業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同時產業鏈越拉越長,形成了龐大的IT產業集群。產業鏈招商,讓昆山市招商引資站到了很高的層次,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產生了令人羨慕的“葡萄串”效應。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緊扣區域優勢整體布局產業園區。昆山市在產業規劃方面,緊扣不同區域特色和優勢,因地制宜,整體規劃產業定位,注重培育和突出各區主業,做大產業聚集,避免相互競爭,不斷增強重點園區各自的承載能力和優勢。昆山目前在東北部經開區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板塊,西部高新區打造高新產業板塊,東部花橋經濟開發區打造現代服務業板塊,南部打造休閑度假板塊。 二是以重點項目促進特色園區建設。昆山市十分注重打造特色園區,緊扣當地產業發展和特色園區規劃開展招商,以重點項目優化特色產業園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充分用足用好這些載體,用特色產業載體促進項目集聚。目前昆山建成了光電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園、模具園、傳感器園、機器人產業園、小核酸產業基地、服務外包園、大數據產業園等數十家特色產業載體,其中國家級的特色產業基地(園區)達19家。各個產業園區聚集效應百花齊放。 三是明確招商重點。在目標的選擇上,昆山重點瞄準世界500強、跨國工作、國內大企業和上市公司,主攻龍頭型、旗艦型的項目,著力引進一批關聯度大、產業鏈長、經濟效益好的優勢項目,這些企業的落戶,一批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形成扎堆效應。例如,花橋經濟開發區把大數據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吸引了遠洋、IBM、戴爾、谷歌、百度等一批龍頭項目落戶。 四是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和加大創新扶持力度。昆山注重投入創新載體,建成了留學生創業園、德國工業園、兩岸青年創業園、工業技術研究院、清華啟迪科技園等平臺,同時注重高端人才引進和科技中介服務導入,加大創新力度。2017年昆山市實施“雙創人才(團隊)計劃”,大手筆招攬人才,最高可獲資助5000萬元。計劃3年時間,引進國家級創新創業人才30名左右、市級以上創新創業人才300名左右。 五是強化項目信息源的捕捉和遴選。昆山招商引資注重方式創新和信息源捕捉,充分依托有效、有用的招商平臺,重點維護和拓展世界500強企業為代表的跨國企業、重點央企、知名民企、商會、協會、大使館、領事館、律師事務所等招商平臺,及時捕捉有價值的投資動態信息。同時招商建立項目遴選機制,對項目質量、用地、可行性等進行評估,使招商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來源:MLC產業研究室】
產業招商專業自媒體【園區產業招商】
超過25149園區招商人關注了我們!
↑ 關注公眾號:園區產業招商
↑ 加入行業交流群(如群滿,請關注公眾號后加入)
提供產業園招商代理服務
專業有效的產業園載體招商平臺,以高效專業著稱。現向全國產業園區提供專業招商運營代理服務。利用我們強大招商團隊和數字化平臺招商,確保高質量、快速完成招商。【重點承接上海、蘇州、無錫、嘉興、杭州、寧波等區域產業園區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