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在管理上,以往的粗放式管理已逐漸向集約化轉變;在服務上,也從 “重基礎設施” 邁向 “重服務” 的新階段,服務的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這種轉變貫穿于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的全過程。
一、市場化發展加速
過去,我國產業園區的早期發展主要由行政力量推動,政府和國有資本占據主導地位,而私營企業參與的市場運營項目相對較少。然而,近年來,在需求的拉動和政策的引導下,產業園區全面加快了市場化發展的步伐。
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國務院辦公廳和地方政府部門紛紛出臺多項重要政策,強調產業園區要實現 “市場化”,并大力支持市場主體參與建設和運營。
三、市場變化顯著
(一)在一線城市和超一線城市,辦公載體出現降級現象,核心區域甚至出現了空置房地產。為降低運營成本,企業紛紛尋求更低租金的辦公場所。
(二)政策調控使得整體形勢收緊,那些試圖以房地產思維經營園區的企業面臨困境,優質項目難以獲取。
(三)基礎設施公募 REITs 的實施,成功解決了園區退出的 “最后一公里” 問題。
未來,市場上將出現國有控股園區運營商、民營園區運營商、產業方、基金方等四類主要參與者。隨著公募 REITs 的發行,產業園區的金融渠道被打通,眾多投資者對產業園區行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甚至出現了一些投資者親自下場參與產業園區建設的現象。從長遠來看,重點城市核心區域的優質載體將具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投資者對工業園區的投資也將持續增加。
未來產業園區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業經營,注重 “無中生有”,致力于將產業從無到有地培育出來;二是資產經營,即追求資產回報率,注重 “有中生新”。
總之,產業園區的發展正面臨著重大變革,未來的發展趨勢充滿了機遇和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產業園區如何在這場變革中實現華麗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