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將自己的數字創新中心落戶上海的百年老廠房。

5月26日,
世界500強企業埃森哲將自己的全球創新中心落戶上海楊浦的百年老廠房。 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攝
當日下午,埃森哲中國數字創新中心在上海長陽創谷正式落成啟用。埃森哲數字服務大中華區總裁俞毅透露,埃森哲中國數字創新中心由創新中心、柔性工作室、交付中心三大部分組成。
其中,創新中心利用擴展現實(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和自動化等最新數字技術,幫助企業變革核心運營、員工互動方式和客戶體驗,重塑商業模式;柔性工作室將基于創新中心構思的早期原型進行測試,敏捷快速地構建解決方案,開展軟件應用開發、服務設計、數字項目創建;交付中心則是以產業化的方式交付創新成果,不斷釋放新興信息技術的威力和潛力。

埃森哲中國數字創新中心展示的一輛白色“小狗無人車”,是埃森哲旗下戰略與設計咨詢公司designaffairs設計開發的樣車。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長陽創谷C4樓老廠房看到,位于5-6層的埃森哲中國數字創新中心通過定制化參觀、設計思維工作坊及聯合創新研討會等方式,來幫助中國客戶在沉浸式的環境中體驗規模化創新的過程和成果,如現場展示的一輛白色“小狗無人車”,無需依賴精密地圖就能實現無人駕駛,用戶還可通過移動端,為家人、朋友遠程預約及共享車輛等。
楊浦區區委常委、副區長丁歡歡表示,作為上海創新發展引領區之一,擁有十所知名高校的楊浦區走出了一條老工業城區的轉型升級之路,目前正推進與知名國際機構平臺的深度合作,積極吸引全球技術、服務和創新資源向楊浦集聚。

感知汽車座椅演示可將用戶置身于半自動駕駛的汽車中,體驗在郊外駕駛的各種情境。
澎湃新聞在采訪中了解到,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啟動5年以來,全市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已超過600家,楊浦、徐匯、復旦、上海交大、上海科技大學、寶武集團、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7家單位獲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
其中,位于楊浦區長陽路1687號的長陽創谷,更是楊浦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動案例。其前身是1920年日商“東華紗廠”,自2014年開始分三期開發改造,昔日破舊的老廠房變成了創業創意園區,紡織機械的轟鳴聲被新一代創業者奮發有為的鍵盤敲擊聲所取代,目前已入駐百度(上海)創新中心、埃森哲中國數字創新中心、英語流利說、愛馳汽車、造就Talk、智能云科等近200家雙創領軍企業,集聚了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創業人才,總辦公人數近2.5萬人,已成為上海中心城區專為知識工作者打造的Campus創新創業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