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將超過200萬平方米
廣州年底土地出讓將“高開高走”
對于急需土地儲備的廣州開發商來說,未來的兩個月無疑將是最好的時機。截至目前,已經有近20宗土地在廣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掛牌,等待在未來的兩個月中推出市場。其 中,住宅用地占據絕大部分比例。預計兩個月土地出讓總量將超過200萬平方米。
下周一次性出讓8塊地
正如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有關人士表示,由于今年的土地出讓計劃比過去兩年都多,為了能夠按計劃推出土地,年底掛牌的土地數量自然比此前多。
本月17日,即下周五,共有8塊土地掛牌出讓,其中6塊為住宅用地。事實上,原定當日掛牌出讓的土地一共有10宗,日前琶洲兩商務辦公地塊被宣布暫時取消掛牌。
不過,琶洲兩地塊的取消出讓并不能影響此次出讓土地的整體規模。即將出讓的8宗土地總面積達到8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則超過160萬平方米。
如此大面積的土地一次性推出,這在廣州土地出讓史上可謂規模空前,同時,無疑將成為眾多發展商們的一次盛宴。
出讓公告顯示,被業界關注已久的總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的水泥廠地塊將在當日拍出。該地塊地處廣州市區,最低交易價為9.7億元。由于沒有任何地價和房價方面的限制,預計將成為眾多地產巨頭爭奪的重要目標。有業界人士分析指出,該地塊的最終成交價很可能創下新高。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將有5宗大面積住宅地塊將采取“雙限雙競”的方式出讓。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從11月3日起至11月16日,競買人將一次性自報最高售房價格,每個競買人只報一次價。廣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在剔除自報房價中的最高報價以及明顯偏離市場價格的報價之后,計算所剩余的競買人有效自報房屋最高售價的平均價格,并將該平均價格確定為最高售房價格。如全部報價均明顯偏離市場價格的,則市政府確定最高售房價格。只有認可該售房最高價格的競買人,均可繼續參與第二輪競價程序;11月17日進行現場競價,報價達到或高于最低交易價且報價最高者為競得人。
由于這是廣州首次采取“雙限雙競”方式出讓地塊,盡管業界對此作出不同的評論,但最終結果如何,仍然需要等到17日才可見分曉。
此外,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將在12月推出4宗土地。由于此前南沙土地曾經遭遇過流拍命運,因此該地塊的掛出格外引人關注。
政策激活二級市場
隨著土地一級市場的升溫,廣州二級土地市場也在近期顯示出空前活力,頻頻有土地掛牌轉讓。10月底到11月中旬,已經有4宗地塊在廣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掛牌,尋求買家。
有市場消息顯示,不少原先握在各種小公司、甚至私人手中的地塊正在被相關政策逼出來,這些政策包括閑置土地處理、歷史合同的清理、爛尾地塊的解決等。另外有聲音指出,目前正在進行的廣州市土地出讓金的審計也是逼出部分土地的原因。
日前,2宗爛尾地塊也通過司法途徑被正式掛出拍賣,分別為廣州市明景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同福中路市紅十字會醫院東側地塊和廣州五元名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文昌南路西側、興賢坊南側寶華大街東側地塊。兩地塊用地面積分別為4642平方米和7812平方米,因涉及一定拆遷歷史遺留問題,被法院委托拍賣。其中第二塊地的拍賣底價達3億元。
據悉,廣州市已經通過司法等途徑成功處理了大量的爛尾地塊,目前登記在冊的141宗爛尾地中,僅剩下1塊尚未解決。
當然,相對于私下尋求轉讓的土地而言,通過二級土地市場公開出讓的土地只是冰山一角。有專門從事土地轉讓及開發報建的中介人士透露,委托其尋找買家接手地塊的賣家不在少數,但是真正交易成功的其實不多。據該人士稱,由于以前土地市場比較混亂,許多地塊的歷史紛繁復雜,有的需要改規劃,有的又涉及拆遷,有的幾經轉手債務繁多。現在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被收回重新納入計劃,由政府一刀切斷歷史遺留問題。(張艷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