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浦江辦調研閔行區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建設工作,就編制新一輪公共空間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任務進行指導。市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建設經過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個三年,閔行濱江將是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建設“主戰場”之一。
在扎實開展前期工作基礎上,以建設濱江生態廊道為核心,做好公共空間規劃研究,加快相關地塊的土地收儲工作,加大沿線碼頭、堆場等環境整治,提高公共空間開放意識。
閔行濱江地區(南濱江區域)位于上海主城區南緣,為閔行區版圖的黃浦江沿江部分,包括梅隴鎮、吳涇鎮、江川路街道、浦錦街道的全域和顓橋鎮、馬橋鎮、浦江鎮的部分區域,面積146平方公里。
小編從區濱江管委會了解到,目前閔行濱江地區已形成紫竹創新創業走廊滄源片區、濱江啟動區(閔行徐匯合作區)、吳涇老工業基地、15號線元江路上蓋綜合開發區域及浦錦等五大重點建設區域。
紫竹創新創業走廊亮點紛呈
根據《黃浦江兩岸地區發展“十三五”規劃》,閔行濱江將充分依托豐富的岸線及建設用地資源,高校科研、高新區產業、老工業基地轉型等創新力量,建設成為上海南部的公共中心,其核心功能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區、上海未來的時尚創意展示區、黃浦江上游的生態休閑宜居區。
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
在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域內,劍川路沿線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據了解,在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零號灣基礎上,未來在這里將打造更大規模的科技創新長廊,建設劍川路商務區和開放式街區,不斷完善周邊區域商務配套和公共服務,引導科技領軍企業在此集聚,促進創新創業要素功能不斷完備。
核心區滄源片區城市設計效果圖
據了解,目前南濱江公司已完成劍川路940號資產的接收工作,力爭年底完成所有低端產業清退工作。
同時正在開展公共服務中心載體功能策劃和建筑改建方案設計,積極籌備改造工程。作為科創核心區建設一期工程,未來該項目將打造為上海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為區域內落戶的創新創業企業足不出園即可辦理各類繁瑣手續,一站式打造全球創新創業驅動保障的公共服務平臺。
劍川路940號位置
上海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設計效果圖
此外,在智慧醫療高速發展時代背景下,閔行濱江區域還將有“大動作”:為加快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打造區域產業創新功能性平臺和特色產業創新集群,聚焦生物醫藥產業,推動閔行先進制造業發展,據悉,目前南濱江公司正在積極與市相關主管部門和單位合作,結合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建設,共同推進上海智能醫療創新示范基地建設。
濱江啟動區將建成啥樣?
據悉,“十三五”期間,閔行將主動承接全市黃浦江兩岸開發戰略,深化規劃研究,加快前期推進,逐步啟動徐匯濱江合作區(濱江啟動區)建設。
啟動區涉及土地面積6.88平方公里(北至S20,南至金都路,東至黃浦江,西至景洪路及老滬閔路),究竟要建成啥樣?概念設計方案目前已經“出爐”:期望成為步行友好、環境宜人、具有國際水準的城市空間,為閔行濱江后續開發奠定品質基準;應當延續徐匯濱江的開發品質,依托自身條件,借助后發優勢,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區環境;期望成為一個具有合理開發強度,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及景觀資源、塑造便捷、宜人的城市社區;期望成為一個集居住、工作、游憩、文化各種功能于一體,具有24小時活力的城市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該啟動區域作為一個新開發的城市片區,有機會在規劃、景觀、建筑等各個方面應用先進的可持續開發理念及技術,作為閔行濱江后續開發的典范。
規劃實施現代化綜合交通系統
試想有一天,當你在閔行濱江閑庭信步,賞兩岸美景,看百舸爭流,不知不覺間,竟走到了徐匯濱江;你繼續往前,直到萬國建筑群和陸家嘴的繁華盡收眼底——你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外灘……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一批跨徐匯、閔行兩區的市政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都將啟動,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完成合作區域濱江大道(龍騰大道徐浦大橋以南段)貫通,與此同時,一批公共交通體系也正規劃實施中。
元江路上蓋
江川城市中心
坐擁“浦江第一灣”的閔行濱江,科技與人文薈萃,資源優勢豐富,得天獨厚。吳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吳涇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軌交15號線元江路上蓋綜合開發項目、浦東濱江岸線公共空間建設……閔行濱江建設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未來將變得更生態、更宜居、更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