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祖師的由來,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父母早亡,留下了金佛、金乾、金坤三位兄弟。他們三人相依為命,忠實憨厚,為人義氣,相繼到了成家的年齡,卻沒有成家。這天,老三說:“光靠我們兄弟三人在家呆著是不行的,如果我們能買個媽媽回家,幫我們看看門、料理料理家務就好了”。老大、老二都很贊成。
三兄弟的這種想法,被觀音菩薩知道了,她便裝成老婆婆下凡來到人間,被這兄弟三人請到家中來了,他們一起尊她叫媽媽。觀音菩薩到了金家以后,對著這兄弟三人說:“你們叫我媽媽不要緊,但是家里任何事都要聽我的、依我的,怎么樣?”兄弟三人齊聲答應道:“只要你愿意給我們做媽媽,我們什么事都聽你的。”于是,觀音菩薩就教他們什么時泡種插秧,什么時候除草,什么時候收割。兄弟三人都很認真地按照媽媽的話去做。他們出去干活回來,媽媽總是先端水給他們洗臉洗手,然后將燒好的飯菜,端上來給他們吃。一家人相處很融洽,也很和睦,兄弟三人都覺得很幸福。
稻子成熟了,媽媽就叫兄弟三人去地里收割。這一年收成相當好,年關算算帳,除了交完租子以外,還結余了一些,這兄弟三人樂得不得了,對媽媽更加順從、更加孝敬。媽媽看見兄弟三人樂成這個樣子,打心底里也十分歡喜。在和這三個兄弟共同相處的日子里,她覺得他們三人不僅忠厚老實,而且很勤勞,很能吃苦,所以觀音菩薩有心要幫助他們三人。
有一天,媽媽對兄弟三人說,你們把剩下的料草,用車子拉到集市上去賣吧!兄弟三人就用車子裝上料草,往集市上拉,媽媽自己跟在車子后面走。兄弟三人不依不饒,一定要讓媽媽坐在車子上,老大、老二在前面拉,老三在后面推,帶照顧媽媽。當車子來到雞籠山腳下時,媽媽叫車子停下。老三問:“媽媽有什么事情嗎?”媽媽說:“口渴,我要喝水。”媽媽這一講,兄弟三人也覺得口渴了,可是周圍沒有人家,到哪兒去搞水呢?媽媽說:“雞籠山上有水。”老三說:“雞籠山上有水,我去要一點。”媽媽說:“好,那你就快點去吧。”老三答應一聲去了。
過了半響,老三還沒回來。老二說:“老三怎么到這個時候還不回來,恐怕在上面貪玩了。大哥,你照顧好媽媽,我去看看。”老大點點頭,媽媽也點點頭。老二跑上山頂寺廟內,看見老三笑著坐在大殿中間,一動不動。于是,上前拉住老三,對老三說:“三弟,你坐在這里倒清閑,媽媽還等著你要水喝呢。”說著,他頓時感到很累,很倦,就挨著老三坐下來。老二想坐下來歇一會兒,這一坐下來,他也就和老三一樣,動也不能動了。
再說,老大在雞籠山下等候多時了,也沒見兄弟二人回來,心里十分納悶,他想:“今天二弟、三弟怎么啦?到這時水還沒弄來,人也沒回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老大對媽媽說:“二弟三弟到這時水還沒弄來,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我上去看看,媽媽可別走遠啊!”媽媽說:“你放心,我不會走遠的,你去吧!”老大一口氣跑上山,一腳踏進大殿內,看見兄弟二人坐在那里,上前就說:“媽媽口渴,還等著我們弄水,你倆還坐在這里悠閑得很呢!快弄點水,我們一道下山去。”說罷,他也感到很累,有些倦意,就往旁邊一坐,想輕松一下。可是,他也像兄弟二人一樣,坐在那里不能動彈了。
就這樣,老三坐在當中,老二坐在左邊,老大坐在右邊,兄弟三人在此悟道成佛。當然,這都是觀音菩薩幫助點化的結果。
金佛、金乾、金坤兄弟三人悟道之前,清白、清貧、清身,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在雞籠山上建造了“三清殿”。兄弟三人被道教后又由佛教信徒們奉為“三毛祖師”,塑金身于大殿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