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和州有個張仕祿,他不僅為人正直,而且好抱不平。一生專愛和官僚、財主、土豪、劣紳以及壞人作斗爭。經常把那些惡人治得狼狽不堪,哭笑不得。兩百多年來,在和縣民間流傳著他的許多故事,人稱張仕祿是和州“阿凡提”。
張仕祿自小讀書就聰明好學,吟詩作對,出口成章。有一次,他去考場參加考試,路過竹籬笆墻,見有鮮花開放,伸手采下一朵,邊聞邊進考場。老宗師(即主考官)坐在堂上,張仕祿一見,忙將鮮花藏入袖中。
老宗師看到他的舉動,心里想:這個小孩,年幼無知,參加考試,還在玩著花草,必是不郎不秀。今天我先考考他的口才如何?隨口吟道:“小童子暗藏春色。”
張仕祿一聽,大為震驚,心里想:這位主考大人出句,明明是針對我而言的。他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答:“老宗師明察秋毫”。對聯對得十分工整,老宗師感到暗喜,才知道他大智若愚。后來,老宗師收他為得意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