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 土地出售招商 廠房辦公樓出租
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于1995年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是大陸地區僅有的面向臺灣地區合作的兩個國家級工業園之一,在相關政策制定等方面可得到國家層面的全方位支持。南京,是博愛之都,蘊聚著孫中山先生“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追求和中華民族的血脈情結。寧臺直航后,寧臺之間的經貿文化等多領域全方位合作交流已開啟了全新的里程碑。市委、市政府確定把寧臺合作作為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全面規劃建設“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所坐落的浦口區,是南京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的核心承載地,是南京打造“跨江新經濟帶”、構建南京長江科學城的主要發展極。目前,園區規劃總面積約16.6平方公里,園區將采用“一園兩區”的空間構架,即以空間相對分離的科技區和制造區構成整體園區。其中,科技區位于江北城區的核心地帶,與南京河西CBD隔江對望,該區域以研發創新和商務服務業為主,規劃面積約6.49平方公里;制造區位于橋林組團,以先進制造業為主,規劃面積約10.11平方公里。兩個區可充分發揮各自區位的優勢資源條件,相互關聯,錯位發展。博愛之都共創大業近年來,南京市跨江發展戰略加快實施,江北新城開發建設全面啟動。隨著一座座雄偉壯觀的橋梁、隧道跨江而起,整個江北隨著時代的脈搏應勢而動。2009年7月,南京市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提出“一主城三副城八新城”空間發展概念,江北副城、橋林新城發展被列為全市重點發展區域,與此同時,跨江發展成為南京近期的重點城市戰略,除了6座現有和在建的通道,未來10年南京將形成16條包括大橋、隧道、高速鐵路在內的過江通道。另外,科工園距離祿口機場55公里,全程高速,車程約30分鐘;距離合肥駱崗機場120公里,全程高速,車程約60分鐘,交通十分便捷。跨江發展全新定位一園兩區兩翼齊飛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將采用“一園兩區”的空間構架,即以空間相對分離的科技區和制造區構成整體園區。根據海峽兩岸發展與合作的共同目標,結合園區的資源條件,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的定位為:打造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的示范基地、營造適合現代高科技企業孵化和先進制造業集聚的環境,形成最具有“生態、創新、宜居、生長活力”特色的復合型科技產業城區。創新、生態、高端的科技區規劃面積約6.49平方公里,位于江北城區的核心地帶,與南京河西CBD隔江對望,并通過緯七路過江隧道直接聯系,隧道通車后,距南京主城約4公里,車程約5—6分鐘。此區域以研發創新和商務服務業為主。基礎設施配套配套居住方面:可滿足7—8萬人的居住需要,正在建設中的地鐵2號線和沿江北地鐵線擬在本園區安排3個站點;同時,沿長江景觀帶的居住社區毗鄰西江口生態濕地,是以生態景觀環境為特色的國際化居住大社區。文化教育方面:規劃將在園區安排3—4個中小學校。醫療衛生方面:規劃根據居住區的布局安排,在各個社區安排小型的社區醫院,區域性綜合醫院則在緊臨規劃區北側安排。體育休閑方面:在城南河東南側安排城市休閑體育公園,滿足各層次人群的戶外活動需求。合作項目:道路和市政設施建設、工業用地開發、居住社區開發、商業地產、醫院、科研機構合作、國際學校運營等。真誠歡迎總部研發機構及休閑娛樂項目入駐。先進、集聚、彈性的制造區總用地范圍為10.11平方公里,位于橋林組團,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具有長江碼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重要的區域交通設施資源。制造區可與科技區充分發揮各自區位的優勢資源條件,相互關聯,錯位發展。基礎設施配套制造區可提供滿足3—5萬人的標準公寓或居住的空間,以及相應的基礎教育和醫療衛生設施。商務辦公、物流、綜合商業、酒店、培訓教育等生產性服務則相對集中布局。市政配套設施按照現代制造產業區的發展要求,高標準安排水、電等各類配套設施系統。合作項目:道路和市政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商業用地開發和工業模組的運營。真誠歡迎光伏、電腦周邊設備、生物醫藥、電子資訊等相關產業項目入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