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原名南京新港工業區)成立于1992年9月18日,1993年11月經江蘇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2002年3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3年3月10日,國務院批準在開發區內設立國家級南京出口加工區。2003年7月1日,開發區管委會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開發區位于南京市東北郊,緊臨中國內河第一大港——南京港新生圩外貿港區和南京長江二橋,距市區5公里,規劃面積13.37平方公里(含烏龍山風景區)。區內設有工業、保稅倉儲、金融貿易和綜合服務4個功能區。開發區所依托的棲霞區面積340平方公里,擁有沿江岸線84公里,是南京重要的石化、汽車、電子、建材工業區和企業、資金、人才、技術密集區,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腹地。開發區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港口為依托,國際經貿為先導,以先進技術產業為基礎,興辦出口創匯企業為重點,堅持科工貿相結合,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現代化、多功能、環境優美的工業港口新區和開放型的經濟中心。建區以來,開發區各項建設事業迅猛發展。截止2008年底,已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外資企業入區,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3億美元。韓國LG、日本夏普、德國博世西門子、美國邦基等世界500強在區內投資企業36家。在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同時,開發區還積極承接南京城區的工業轉移,熊貓電子、紫金電子、長江電子、華東電子、江南光電、金陵藥業、鳳凰傳媒集團等國有大企業大集團以及圣和藥業、佳通手機、大賀傳媒、新華海等民營科技企業紛紛在開發區投資建廠。2009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對棲霞區園區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將棲霞經濟開發區、三江口工業園、龍潭物流基地、仙林高科技產業園整體托管并入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使開發區發展空間擴大到100平方公里,開發區站在了新一輪發展、“二次創業”的新起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