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高科•徐州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選址地為銅山區劉集鎮,位于規劃的徐州城北生態新城,毗鄰徐州淮海國際陸港,繞城高速、徐濟高速、徐豐公路、疏港公路、三環高架在這里匯流,擁有彭城和徐州西兩個高速出入口,產業環境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區域發展前景廣闊。
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約2500畝,總建筑面積220萬㎡,總投資約110億。按照分批實施、深耕細作、全球化招商的開發原則,將在銅山區劉集鎮打造集產業園、辦公、集中商業和人才配套社區等全要素的國家級特色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項目一期產業園占地382畝,位于劉集鎮機電產業園內,一期項目投資總額約21.5億元(畝均投資強度不低于400萬元),建筑面積約21萬方,容積率為1.22,項目設計主要以單層和多層高標準廠房為主,配套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及各項公設,建成投產后預期實現年產值不低于25億元,計劃引入企業150余家,預期年稅收額約為1億元,畝均稅收約25萬元,可解決2000人就業。
項目在建中,預計2022年6月前交付,火爆招商中 歡迎咨詢及現場考察 預約熱線 4000123021 或 手機微信 13391219793
-
本案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北部銅山區境內,依附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輻射力,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
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城市道路網、城際客運、客貨運輸、航空樞紐能級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
北部與山東省微山縣、棗莊市為鄰,南部與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蕭縣,東部與邳州市、睢寧縣交界,西北部與豐縣、沛縣毗鄰。
-
推動淮海經濟區交通一體化,為實現淮海中心城市地位做努力。
銅山劉集項目距離淮海國際陸港行政商務區僅7.8公里,是距離核心區最近的生產制造區域,有且僅有的生產制造空間,直接享有港務區帶來的物流和貿易經濟圈利好。
淮海國際陸港加速建設,強勢帶動徐州經濟體向國際循環靠攏,開啟新時代下的“絲路之旅”。
徐州城北經濟實現轉折,區域升級,配套升級,產業升級,中南高科園區,緊鄰先行啟動的淮海國際陸港行政商務區,以產業優勢強勢駐入,給北區經濟格局駐入新鮮動力。
本項目第一期位于規劃中的機電產業園棉布工業園區 區域交通便捷:
高速公路:S69濟徐高速,西北至豐縣;G3京臺高速,同時也是徐州繞城高速,與省道S322在彭城收費站接駁。
省道:省道S322,北至鄭集,南達徐州市區;疏港公路北至京杭運河順堤河作業區,南至大彭鎮;
縣道:毛黃線,東至柳新鎮,西至黃集鎮。
鐵路交通:徐沛鐵路,北至沛縣,南接隴海鐵路
中南高科•徐州城北新城產業基地項目位于徐州市銅山區劉集鎮,
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500畝,項目一期產業用地382畝,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容積率1.0-1.5,建筑密度35%-55%。
整體項目定位為
-
打造全國具有標桿意義代表性的產城融合示
-
范區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智能制造聚集區、
-
大企業定制區、生活配套區域等。
首期招商業態包含:機械制造、精密儀器,智能制造、裝備制造等
框架結構廠房+ 辦公空間植入,多維度滿足企業生產辦公研發一體化需求
-
鋼混框架結構廠房,單層層高10米
-
兩層鋼混結構廠房,首層層高8.1米,頂層層高4.2米。
-
三層鋼混結構廠房,首層層高8.1米,標準層4.2米,頂層3.9米。
多樣層高組合,超高附加值,滿足不同生產需求企業對廠房的要求,同時將辦公空間植入廠房結構之中,滿足企業辦公需求,最大化廠房的功用
戶型多樣+ 層高多變,滿足不同生產空間企業的訴求
單層面積:600-1200㎡ ;
整套面積:1200-5500㎡,
5000㎡以上可定制,為客戶量身定制,
滿足企業主的生產需求。
一期共有三種類型業態產品,分別是一、二、三層框架結構框架式廠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同戶型的差異化打造,盡可能豐富戶型的多樣化以滿足不同空間需求的客戶。
三入口設計,主入口寬30米,次入口寬24米,將貨物與員工入口進行雙向分離,實現客貨分流;
-
園區的交通動線進行優化,主要道路為12米、10米雙向車道,最大12米轉彎半徑。
-
避免物流、人流交叉,滿足中型貨車、消防車量通行,最大化便捷園區內人和物的流動。
-
廠房等級:丁類(預留丙類)、耐火等級二級。
-
樓面荷載:首層10T/㎡、局部二層450KN/㎡。
-
牛腿荷載: 10T 裝卸平臺:3.6m*4.2m,可拓寬,配備標準防火卷簾門。
-
人行入口:鋁合金塑鋼玻璃門,2m*3.6m 。
-
交付時間:2021年12月前
照片素材來源于中南高科濟南中德產業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