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70億元的豪邁重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落地、總投資20億元的乾朔車規級電子連接器制造基地項目簽約、總投資1億美元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芯片封裝測試基地項目落戶、總投資10億元的鋁用預焙陽極生產基地項目落地……僅9月一個月,就有4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啟東。
“平均周周都有項目落地、月月都有重大項目簽約。”市商務局局長姚賽花表示,今年以來,我市一批“大而強”“高精尖”“鏈主”“配套專家”項目接二連三落地,項目“二期效應”愈發明顯,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時效紀錄不斷刷新,三季度我市招商引資工作列南通第一。
今年1—9月全市共引進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6個其中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2個
鏈式招商"落地一串"
日前,位于啟東經濟開發區的上海神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產業成套子系統、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目前項目已結構封頂,預計明年一季度竣工。作為園區泛半導體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此項目建成后將為園區內至純科技等企業提供相關配套支持,為園區泛半導體產業強鏈補鏈提供關鍵支撐。
啟東經濟開發區泛半導體產業已形成從半導體設備和核心材料的研制與生產,到集成電路制造、封裝測試及系統應用的產業鏈條。為持續完善該產業鏈,園區圍繞現有的相關產業基礎,有重點、有選擇、有步驟地培育和引進半導體制造設備、封裝設備、測試設備等企業,加快產業化進程,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打造上海“北臨港”。今年以來,園區新簽約泛半導體產業項目達9個。
聚焦鏈式招商,啟東經濟開發區圍繞新能源、泛半導體、生命健康三大主導產業,深入分析目標產業鏈,明確關鍵環節和缺失部分,精準招引重點領域和對象。重點引進具有行業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的引進,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其中,今年上半年落戶園區的拜耳健康消費品產業基地項目目前已開工。作為生命健康產業的龍頭企業,它將吸引一批優質生物醫藥及大健康類“小而美”創新企業落戶啟東。
企業如同散落的珍珠,“鏈”上發力方能綻放璀璨光芒。當前,我市正充分發揮省級開發區和特色產業園區產業承載平臺優勢,重點招引產業帶動能力強的“鏈主企業”和產業補鏈環節“專精特新”等高質量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鏈。
放眼全市,呂四港經濟開發區發揮港口優勢,深耕儲能、海工等領域,主攻央企國企、行業龍頭等大型臨港產業項目,加快臨港高端裝備項目集聚,引進惠生海工智能制造基地、豪邁重工智能制造基地、武曉深遠海海洋牧場裝備等重大海工項目;
啟東高新區主攻高端裝備、新能源領域,引進人民電器、海博思創等項目;
海工園發揮海工裝備產業集聚優勢,圍繞集聚的中遠海運、中集太平洋海工、振華重工等海工船舶類企業,引進相關產業鏈項目……
各個園區在串珠成鏈******同推動我市產業規模集聚、鏈式提升。
優勢產業“引鳳來棲”
9月22日,豪邁重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項目總投資70億元,落戶呂四港經濟開發區。該項目自8月初,園區招商團隊首次拜訪豪邁到正式簽約,僅用了40天時間。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一號工程”,充分發揮“深水岸線+廣闊腹地”優勢,突出臨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港口物流等產業定位,加快招引產業配套和關聯帶動效應強、集聚和引領能力強的優質項目。今年以來,園區新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約355億元。
招商引資是“拼經濟”“促發展”的核心抓手。今年以來,我市各鎮、園區積極轉變思維、強化服務、找準優勢,創新招商思路和路徑,因地制宜謀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新路徑,不斷以高水平招商引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幾天,江蘇一帆生物醫藥項目剛辦完環評手續,正同步辦理能評手續。原廠房室內裝修和兩個車間設備安裝已完成,設備正在調試中,新廠房施工方案正在編制中。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其中設備投入3.88億元,擬用地約238畝,建成后預計年產1840噸醫藥原料藥和3090噸醫藥制劑。
轉型以來,生命健康產業園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細分領域,創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機制,打造特色突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的產業集群,以高質量的項目招引成就高質量的項目建設。目前,園區有億元以上企業20家,百強企業5家,超10億元的新材料企業2家,超億元的醫藥企業5家,形成新材料、新醫藥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以來,我市聚焦臨港產業、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半導體等產業實施精準招商,格雷士高端裝備制造基地、華東重機智能制造基地、乾朔車規級電子連接器制造基地等項目接連落戶啟東,有力推動產業結構、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錨定主業“招大引強”
8月1日,總投資90億元的惠生海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市行政中心舉行。該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約200億元,年畝均綜合稅收達30萬元。
像這種“大而強”項目的簽約儀式,今年在啟東每個月都有舉行。
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濱江臨海、緊靠上海的區位優勢,瞄準世界500強、央企國企等行業龍頭企業,招引一批重特大產業項目。總投資90億元的惠生海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70億元的豪邁重工智能制造基地、總投資60億元的人民控股華東區域總部和生產基地、總投資30億元的武曉深遠海海洋牧場裝備及海工裝備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紛紛落地。前三季度,全市共引進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2個。
特別是,在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了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央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我市在今年7月成立市央企辦,搶抓央企國企招商的絕佳時機,深度對接目標企業戰略規劃、產業投資、科技創新等部門,全力推進央企國企落地啟東。
近日,總投資20億元的啟東象嶼海洋裝備項目,正在規劃設計船塢及廠房。啟東象嶼海洋裝備項目是我市引進的又一大型國企項目。今年3月,海工園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的宏強重工盤活攻堅領導小組,制定詳細方案,經過半年連續奮戰,8月21日,啟東象嶼海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對江蘇宏強重工有限公司的盤活,為項目后續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前三季度,我市新簽約注冊央企、國企重點項目5個。截至目前,央企、國企在我市已投產運營企業21個,在建項目8個,在談項目7個。
大企業、好項目紛至沓來的背后,是一直以來“項目為王”理念的強勁支撐,也得益于我市精準、高效、細致的招商服務持續發力。我市舉辦“小而精活動”主攻重點區域,在上海舉辦了半導體、海工船舶配套、生物醫藥等專題合作懇談會;在蘇州舉辦了臨港裝備制造等專題懇談會;在北京舉辦了低空經濟產業交流會;在深圳舉辦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專題活動。同時,構建起成熟的項目專班負責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個編碼、一位領導、一個專班、一抓到底”的“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強化有效項目信息庫、在手在談重點項目庫、簽約落地項目庫等管理,實時跟蹤項目最新進展。
“下階段,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開展‘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持續瞄準主攻方向,重點聚焦主導產業,繼續開展專題招商,重點拓寬央國企、外企信息渠道,建強招商隊伍,重點督促各區鎮選優配強招商力量,沖刺四季度,為明年做實項目儲備。”姚賽花表示。

重點推薦園區廠房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