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泰國 工業廠房出租 工業用土出售 歡迎企業前來興業 投資咨詢 400-0123-021 , 上海招商中心 13524678515
路透香港/曼谷11月29日報道:33歲的Fred Perrotta花費四年時間,為其公司Tortuga的時尚背包產品與多家中國供應商建立起供貨網絡。然而當美國政府宣布對近半數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后,他開始到其他國家尋找供應商。
他說,這個過程到目前為止已接近完成,即使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周20國集團(G20)峰會上宣布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停戰,恐怕也沒法改變了。
Perrotta的公司所參與的這場轉變,被行業專家稱作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最大的一場跨國供應鏈轉向。
這一轉變引發激烈競爭,大家都在努力取得中國周邊國家的新設施,并在中國以外重建供應鏈。中國占到全球制造業的五分之一。
“所有人都很緊張,都在匆忙奔波,從長期來看,我們可能會對所有事情進行調整。”Perrotta在加州奧克蘭通過電話表示。Perrotta近來在奧克蘭收到了越南一家潛在新供應商的首批樣品。
這一倉促局面是因美國可能對中國商品加征更多、更高的關稅造成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美國企業擔心中國周邊的新興經濟體只能根據“先到先得”的原則提供新業務。
越南和泰國正成為首選目的地,但兩國仍面臨產能限制,包括官僚機構低效率、缺乏熟練工人和基礎設施瓶頸等。
“整個亞洲一片忙亂”
路透采訪了來自各個行業的十多位企業高管、貿易律師和游說團體,顯示最近幾個月整個亞洲一片忙亂:高管催要樣品、到處參觀工業園區、雇聘律師以及和官員見面。
香港上市家具制造商敏華控股今年6月以6,800萬美元在越南收購一家工廠。本月稍早敏華控股表示,計劃2019年底前將其廠房總建筑面積擴大近兩倍至37.3萬平方米。
敏華控股在聲明稿指出,這項收購是為了降低關稅構成的風險。
越南工業地產開發商BW Industrial表示,自10月以來詢問大增,其所有廠房目前都已出租。
“制造商來自全球各地,他們在中國都有生產工廠,且需盡快開始生產。”BW Industrial銷售經理Chris Truong告訴路透。
提供電子產品和制造解決方案的泰國SVI Pcl表示,剛挑選了四筆與現有客戶往來的新交易,價值約1億美元。這些客戶在中國也有業務。
“貿易戰對我們有利。”其執行長Pongsak Lothongkam說。“跟我們接觸的企業非常多,我們得理出優先順序。”
東南亞最大的印刷電路板生產商KCE Electronics首席執行官Pitharn Ongkosit對路透表示,已有美國企業接洽其公司,希望尋找一家新供應商來取代中國的一家供應商。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很多客戶聯系我們咨詢產品和價格。但現在還沒有達成交易,這需要時間,”他說。
另一家泰國電子產品制造服務供應商Stars Microelectronics Pcl也收獲了新業務。
“很快將有兩三家企業開始把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我們這里,”該公司CEO Peerapol Wilaiwongstien稱。
柬埔寨也吸引到海外企業的關注,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的自行車生產商肯特國際(Kent International)將把中國生產業務轉移至柬埔寨。
“我們在美國有很大一塊業務,”該公司多數股股東和執行長ArnoldKamler對路透稱。“現在別無選擇,只能盡快把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
最嚴重的采購中斷
隨著中國經濟向服務、消費和高科技生產轉向,換供應商和公司遷址的做法標志著已然確立的趨勢加速。
“我們即將進入一代人的時間內所見到的最嚴重的采購中斷,”美國服裝與鞋業協會(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執行副會長Stephen Lamar表示。該協會有超過1,000家會員,每年為美國零售銷售貢獻逾4,000億美元。
“我聽到這些企業說的最多的就是:‘多年來我們一直說把中國供應多元化,現在我們真得這樣做了’。”
轉移生產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企業需要獲得資金,找到合適的供應商、選擇新的物流--處理這些問題的同時,還要在他們不甚了解的國家應對新的法律和會計問題。
“把工廠從中國轉至其他地方的過程會非常緩慢,而且充滿變數,”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表示。
瑞銀本月稍早在一份報告中稱,技術含量不高的商品和低附加值的制造業會轉移得最快,而機械、運輸和IT領域的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可能會需要數十年才能遷走,因為研發成本較高且中國勞工成本具有競爭力。
不過花旗上個月進行的一項區域客戶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客戶已經在調整供應鏈,以限制對自身業務的沖擊。
美國商泰隆國際貿易律師事務所貿易律師Sally Peng稱,中國在自動化等領域的先進性意味著,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取代中國。
“所以大家都在尋求中國+1,+2、+3戰略,一直排到了非洲,”她表示。
特朗普和習近平將在本周20國集團(G20)峰會間隙會晤,但企業對貿易戰休兵不抱什么希望。
確實,特朗普周一說過,他預計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稅率由目前的10%上調至25%,并重申將對其余所有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威脅。
雖然中國出口數據尚未顯現受貿易戰影響的跡象,但一些經濟學家表示,這是因為企業競相在美國加征更多關稅之前出貨。
日韓也成間接受害者
當然,較小的新興亞洲經濟體就不要奢望美中貿易戰惡化前景能給他們帶來好處了。
整個東南亞,加上臺灣、日本和韓國,第三季經濟增速都已經放緩,官方將其部分歸咎于貿易戰。
比如,泰國的電子集成電路10月對美國出口增加4%,但對中國出口則驟降38%。
越南的制造業信心指數在亞洲位列榜首,但現在也遠遠脫離峰值。
對這些尋求改善生意的國家來說,基礎設施的欠缺也是個問題。
泰國在世界銀行基礎設施排名中位列第41名,越南是第47名,中國則是第20名。
泰國正尋求以450億美元的東部經濟走廊(EEC)計劃來解決上述問題。該發展項目計劃改善深水港、機場和鐵路。
除了基礎建設瓶頸外,官僚作風,尤其是在越南,仍難以改善,而且熟練工也不容易找到。
越南的失業率在2.2%。泰國甚至更低。
“在越南非熟練工占比仍相當大,這個問題一直也沒有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我認為五年后或甚至10年后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越南電子業協會副主席Nguyen Phuoc Hai表示。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下,廉價勞工是否仍將是越南的優勢還很難說。”
越南、泰國 工業廠房出租 工業用土出售 歡迎企業前來興業 投資咨詢 400-0123-021 , 上海招商中心 13524678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