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泰建交40周年,也是泰中羅勇工業園成立10周年。10年間,工業園已迎來60多家中國知名企業入駐,在泰國“報團出海”初見規模,被稱為泰國的“工業唐人街”。
藍天白云,綠樹成蔭。這里便是地處羅勇府博拉當區331號高速公路旁、靠近廉差邦深水港的泰中羅勇工業園,目前已有60多家中國企業根植于此。
2005年7月1日,中國華立集團與泰國最大工業地產開發商安美德集團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于北京簽署備忘錄合作開發羅勇工業園,開始面向中國企業招商。
作為泰國唯一被中國政府批準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羅勇工業園在發展的10年間為中國企業營造了熟悉的投資氛圍,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聚與互補效應。
提起10年前什么要在泰國投資設立工業園區,中國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表示,地處東盟中心的泰國可輻射整個東盟,是企業當時的最佳選擇。
中國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 汪力成
泰國事實上又是東盟的一個領袖國家。地域位置也正處在東盟中心,所以利用泰國作為平臺,輻射整個東盟,我認為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正如汪力成所說,泰國作為東盟創始成員國,身處亞洲腹地,具有重要的市場輻射能力和戰略意義,也是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支點國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22日在園區內參觀了震雄銅業、新泰車輪、中策橡膠等三個中資企業。其中,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之一,今年6月在泰中羅勇工業園啟動投產,成為園區內建筑面積和預計生產規模最大的橡膠工廠。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金榮
我們今年第一期投資是16億人民幣,今年我們還要在追加投資2億人民幣,整個工程做下來大概要(投資)45億人民幣,今年第二期工程做完以后,大概每年要消耗掉它(泰國)3萬6千噸的橡膠,整個工程消耗橡膠總量要超過10萬噸。
已經在泰國工作生活了15年的泰中羅勇工業園總裁徐根羅提起入駐園區的中國企業便如數家珍。徐根羅說,2013年以前,工業園用了很長時間吸引了40多家中國企業來泰設廠。而在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之后,中國企業來泰熱情明顯提升,僅2年就又有20多家中國企業入駐園區,目前園區內的60多家中資企業主要為新能源新材料、機械電子、汽摩配等企業,并逐漸形成產業鏈。
泰中羅勇工業園總裁 徐根羅
優先引進的企業,一個是希望它的商品是站在泰國國家技術前沿的,這是我們優先引進的。第二個引進的是它的商品是要運用泰國本地資源的,因為既然有資源,肯定是要用。第三個我們再看情況,就是它希望商品是原產地,要多元化的,或者是它的企業確實是有其自身的國際化需要,還有有些商品它本身在泰國銷售,我稱它為銷地產,這些企業我們也是大力引進的。
據了解,目前泰中羅勇工業園一期、二期4平方公里已全部開發完成。在中國企業來泰投資的熱潮下,原定于今年下半年才開始的第三期8平方公里園區招商已提前到年初開始。
正如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所說,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應“抱團出海”、“抱團取暖”、“抱團競爭”,以市場為主導,協作分工,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泰中羅勇工業園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成為名副其實的泰國“工業唐人街”。
新華社記者楊云燕、李穎,報道員塔納曼谷報道。
入園咨詢 葛毅明 手機/微信13391219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