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在中國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十屆市委向大會作報告,在描述上海未來愿景時,提出“城市始終有溫度”,是上海將建設“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著力打造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的規劃目標。一如“共筑城市”是萬科對這個城市未來的期許。踐行“熱帶雨林”戰略體系的上海萬科在產業地產方面早已提前布局存量改造、產業商務園和萬科中心辦公綜合體、產城融合綜合開發產品三大產品線。
萬科多元復合型業態布局浦東
根據《浦東新區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在產業空間布局上,浦東則將形成“4+4+X”的格局,并通過金融城、科學城、旅游城、航空城的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其中,第一個4是指四個國家級開發區,即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外高橋等保稅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X”則是指轉型升級的鎮產業園區,包括北蔡工業園區、張江總部經濟園等多個鎮產業園區。
在此之前,上海萬科已提前布局張江、金橋、北蔡,分別落地張江國創中心、金橋萬創中心和御河企業公館,打造集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文化創意、企業總部等聚集全球高新企業和人才的重要策源地。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三個項目分別位于中環線浦東段附近,相互獨立又互相依存,同時受到陸家嘴金融區輻射,又得益于上海自由貿易區發展。
5月11日,張江國創中心、金橋萬創中心及御河企業公館三方聯手,在金橋萬創中心本部舉行了一場項目交流會,與合作方共同探討區域發展與產業園區辦公的未來。作為上海萬科實踐“城市配套服務商”布局浦東的重點項目,自帶的政策優勢和區域發展利好,將惠及入駐企業,比如設立于張江國創中心的空服中心,據估計,可惠及近900家高新技術企業、生物醫藥企業和微電子企業,還能輻射附近金橋地區有空運需求的企業。
《浦東新區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未來五年,浦東將在產業發展上聚焦金融、航運、貿易、文化、健康、信息、裝備、汽車“八大產業板塊”和新興金融、電子商務、旅游會展、物聯網和下一代通訊、智能制造、民用航空、總部經濟、高端研發(含科技服務業)、新能源、新材料“十個重點專項”。
產業三大產品線逐漸清晰
到2016年底,上海萬科就以10個產業項目布局上海六大商務區,包括大型購物中心、服務式公寓、寫字樓和企業總部園區等非住宅項目,總建筑面積逾600萬平方米。隨著項目的不斷增多,上海萬科產業地產的產品線也逐漸清晰,大致可分為:存量改造、產業商務園和萬科中心辦公綜合體、產城融合綜合開發產品。
作為中國特大型城市,上海要在有限的空間內有進一步發展,城市核心區域未來的房地產市場開發將由增量導向轉為存量盤活,更多需要通過與政府合作的方式,盤活存量的房地產資源。此前,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萬科上海區域首席執行官張海經過長期調研后建議,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進一步大發展必要途徑,應通過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二次開發來加強存量調整。
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位置的張江國創中心,就是由張江集團與上海萬科共同開發建設,通過導入張江資源,以工業4.0為內核,產學研加速器和空服政務外包為主要功能的創新綜合體,最終實現產業創新和城市更新的有效組合。該項目最大特色是由原先生產液晶顯示器的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為目前全國較大的單體科創空間。
分別與張江國創中心相鄰的金橋萬創中心和御河企業公館,作為產業商務園產品,是企業總部辦公的首選。華為研發中心長期以來一直是金橋萬創中心最大租戶。同時,園區內還聚集了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康寧和普立萬等以科技研發主的著名企業,目前出租率已達88%,商業部分已滿租。而萬科與天安聯合打造的御河企業公館是服務型智慧園區,這在內中環間相對較少。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轉型“城市配套服務商”的萬科在打造產業項目硬件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軟件配套的完善,盡力在更多個項目營造一個“7*24小時”全天候創想生活,讓企業員工擁有一個輕松舒適的辦公環境,比如在張江國創中心天臺搭建公園,在金橋萬創中心辟出體育活動中心,在御河企業公館設立音樂、藝術、運動等三大街區等。此外,萬科兩大企業服務品牌浪花和星商匯,還可以根據項目和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為項目注入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