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灣五角場將成上海第七個CBD中心
隨著商業項目及市政道理建設的推進,江灣五角場正日益現出其作為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巨大商業潛力,楊浦區的商業格局即將發生明顯變化,其后發優勢屆時亦將得到充分體現。
基本商業布局體系:江灣—五角場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四個城市副中心之一,其規劃目標為分解上海市中央商務區的公共服務功能,承擔上海東北部地區城市綜合功能。隨著未來江灣—五角場地區大體量綜合化、現代化商業設施和公共交通樞紐中心規劃新建,將成為未來“知識楊浦”的標志性地區,成為現代商業態齊全、綜合功能積聚、科技創新同時色明顯的上海市東北部地區最大的商業商務中心、公共活動中心。
規劃范圍:北至殷高路,東至民京路、國京路、政立路、國和路一線,西至國定路、政立路、南北向規劃路,南至國定路、國和路。規劃用地面積3.11平方公里。規劃商業總面積65萬平方米。
空間布局:
南部——五角場城市副中心核心商業區。五角場環島周圍商業功能主要集中在翔殷路、邯鄲路至政通路區段,形成標志性商業綜合體,提高了都市商業的積聚程度,集購物、餐飲、娛樂、健身、文化、教育、休閑、展示等于一體,成為五角場 副中心商業的核心載體。區域規劃面積為0.96平方公里,規劃商業面積約55歪平方米。已建成的商業設施有:金島大廈、滬東金融大廈、平盛大廈和亞繁大廈。正在建設的商業項目有:淞滬路西、邯鄲路北的上海萬達商業廣場(總面積約34.12萬平方米,商業面積18.40萬平方米,商辦面積7.47萬平方米,停車場和設備面積8.25萬平方米),淞滬路東、翔殷路被的百聯又一城購中心(總建筑面積14.08萬平方米),將建成集精品百貨、主題餐飲、體育健身、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都市購物中心;政通路北、淞滬路西的中環國際大廈(1—5層商業面積約1萬平方米),翔殷路以南、黃興路以東的292街坊地塊(總建筑面積約10—11萬平方米),將建成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為主體,品牌商業、餐飲娛樂為配套的建筑綜合體。
中部——中央社區。中部由公共活動中心、生活工作區和科技園區三部分組成,江灣體育場將改造成為體育主題公園。
(1)公共活動中心。商業功能集中于淞滬路到江灣體育場的中央社區公共活動中心,規劃面積約0.83平方公里,規劃商業面積約5—6萬平方米。以知識創新區公共活動為特色,為大學校區、科技創新園區和公共社區配套服務。規劃一期商業面積為2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走馬瑭被的大學城路兩側,從復旦大學東邊到淞滬路約長667米,還包括淞滬路至江灣路體育場的大門前30米這一路段的兩側。規劃二期商業面積3—4萬平方米。
(2)江灣體育主題公園。江灣體育場周邊建筑規劃設計要符合文物保護要求,增設以歷史保護建筑為依托的文化展覽中心、演藝中心、藝術畫廊、文化酒吧、創藝工作室等文化藝術服務項目;增設以都市與動休閑服務為特色的體育特色專業店、品牌專賣店,如體育器材專賣、運動服飾、鞋類專賣、文化用品專賣;配套小型冰激凌店、快餐店、酒吧、茶坊等休閑餐飲設施。
北部——知識創新基地。將建設現代新型休閑辦公與商務區,規劃建設知識創新基地,重點發展科技企業總部基地,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發中心和科技中介機構入駐基地發展,同時興辦國際留學生教育和中外合作辦學園區,使之成為上海非貿易 創匯高地。商業功能集中在閘殷路、淞滬路交叉口西部街坊,與南部環島商業中心錯位補充,提供優質、便捷配套齊全的商業服務。規劃面積約為1.29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約5—6萬平方米。配置以生活消費為主的社區型購物中心,以一個1萬平方米的大型綜合超市為核心,積聚各類專業店、專賣店以及餐飲、娛樂、文化、健身等服務設施。利用商務樓裙房配置為辦公研發服務的便利商業網點。在淞滬路以西的大學校區附近,配置方便師生消費的餐飲娛樂、文體用品、品牌專賣及便利店等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