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應進入四大朝陽行業
提前進入高成本時代
魏杰認為,中國經濟已經提前15年進入了高成本時代,可能會使中國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他說,提前進入高成本時代的原因是能源和原材料漲價引發了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交通運輸和土地、環保準入條件的提升也加快了高成本時代的到來。
低成本時代的消失和高成本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企業不可能再單純依靠成本優勢了,而應對高成本的到來,企業就要將成本優勢戰略轉向技術優勢戰略,注重技術創新。同時,調整產業結構,拋棄高耗能、高污染而附加值低的產業,進入到低消耗、低污染、甚至無污染但附加值卻很高的產業,推動自身的產業升級。
政府應該通過政策調整,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社會成本,為企業提供更為便宜的公共產品,選擇時機適當地減少稅賦,以減輕企業面對高成本時代的到來而面臨的壓力。
民企應向四個朝陽行業發展 魏杰認為,民營企業在未來應多多進入制造業、基礎產業、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四大朝陽產業,否則將很難找到新的發展平臺和經濟增長點。他說,中國有望成為世界制造中心,目前中國的產品制造業已嚴重過剩,附加值也較低,而設備制造和機器制造卻非常滯后,經濟發展對這兩種制造業的依賴性極強,因此民營企業在完成原始積累后應盡快向設備制造和機器制造業轉變。
開發新能源,對于所有的企業來說機遇都是很大的,而建筑業這一行業在中國才剛剛起步,也是需要大力發展的產業。魏杰預測,未來幾年原材料、能源、交通運輸、建筑、環保這些基礎產業都將高速發展,因為中國還未完全城市化,而國家城市化的過程就是基礎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
服務業也將是未來需要大力發展的行業。目前服務業已開始出現變化,餐飲、商貿等傳統服務業已開始網絡化和社區化,全球的商業中心都開始蕭條,今后機構服務業和精神產品服務業將大行其道,如商務中心將很快成為朝陽產業,這種現代服務業越扎堆越賺錢,不能遠離中心城市;同時精神享受產業占服務業的比重也越來越高,但發展這一產業要注意滿足不同階層的需要。
還有就是高新技術產業,魏杰認為,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就必須解決兩個“孵化”,第一個“孵化”就是將知識孵化為技術,第二個“孵化”就是將技術孵化為產業。將知識孵化為技術需要各種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實驗性經濟的滯后會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魏杰說,高新技術產業是高風險投資產業,主要靠資本市場來支撐,而中國未來五年的主要壓力就是市場需求的不足,所以企業界不能盲目追求高科技,而忽視了高成本和市場需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