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融資應謀劃在先
如今融資難,很多小企業抱怨銀行戴“有色眼鏡”,如何解決融資難這一問題?
市小企業服務中心金融服務部副部長龔永強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小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應先注意自我形象,務必先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清楚自己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盈利能力。
即便已拿到貸款的小企業,與銀行接觸也要注意小節。首業要有良好的成長記錄,不要留下不良記錄。如企業向銀行借款一年,快到期就應及時還貸,如有需要再借,不要出現逾期行為。
不能“臨時抱佛腳”
小企業貸款應提前作好預案,以免需要資金時措手不及。小企業貸款的申請過程一般需要2-3個月,如事先做好貸款程序,有資金需求時就可馬上申請。龔永強建議,小企業設立時,就應考慮好哪家銀行便于今后貸款,以此確定開戶行。
小企業也可找市小企業服務中心,了解哪些銀行辦理小企業貸款業務,哪些支行業務辦得比較有特色。
擔保公司也需要事前挑選。目前小企業貸款九成以上屬抵押貸款,挑選擔保公司是重要一環。在成本上,中投保擔保費率最低僅0.8%,其它擔保公司一般在5%左右。另外,擔保方需要公司注冊地,財政、稅務部門出具相關證明,若是異地經營,出具證明較困難,會影響企業的貸款申請速度。
不宜走“獨木橋”
小企業融資加強謀劃的另一關鍵是不必走“獨木橋”,其它融資方式如典當、租賃、信托、風險投資、股權融資等也是不錯的選擇,甚至還可尋求政府資金支持。龔永強舉例說,如業主創業初期已有100萬元,完全不必按傳統思維用于設備購置,設備可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取得,自有資金應盡量用于滿足經營中的流動性需求。小企業若從銀行貸款購買設備,其貸款期限通常低于設備使用壽命;租賃同類設備,可接近資產的使用期限,成本可在較長時間內分攤。再如,外貿小企業夏、秋季生意好,流動資金短缺,時間又緊,若采用典當融資,雖費用高,但資金到位快,相比銀行對貸款人信用、貸款金額、貸款用途、抵押物等限制,典當融資方便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