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期 / 總第 83 期

※ 10月中國CPI同比上漲0.3%
※ 央行出手:M1、M2將更靈敏
※ 房地產稅改即將實施
※ 固態電池邁入新階梯 新能源車開辟新紀元
※ 飛行汽車:當科幻片進入現實
01
宏經新聞
※ 10月中國CPI同比上漲0.3%
國家統計局11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3%,環比下降0.3%;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0月份,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總體波動下行,但在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顯效等因素影響下,國內部分工業品需求恢復,未來隨著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價格有望進一步趨穩。
圖源:國家統計局
※ 央行出手:M1、M2將更靈敏近日,央行發布《2024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報告》有多個增量信息值得關注。央行可能修訂貨幣供應量統計方案,使M1、M2指標更靈敏地反映經濟活動變化;并強調了持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以改善政策利率傳導的效率。此外,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寬松基調,加大調控強度并提高精準性,為經濟穩定增長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陳興宏觀研究表示,央行本次在專欄中對貨幣供應量統計體系進行了回顧和展望。我國貨幣供應量統計口徑經歷過四次比較大的修訂,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創新迅速發展:一是銀行卡和移動支付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個人活期存款也成了流動性極強的支付工具;二是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在日常支付中被廣泛使用,這兩項均可研究納入M1統計以完善貨幣供應量的范疇。因此,央行未來或將制定貨幣供應量統計修訂方案,并適當進行歷史數據的回溯。
中國銀河宏觀也提出,M1的統計口徑可能會新增納入兩項: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因為這兩項都能形成即時消費能力。對于M2可能的變化,央行沒有明確說明,但強調了“M2統計要結合金融工具流動性的發展變化適時調整”,因此后續也有調整的可能性。

綜述:隨著中國市場化經濟日趨成熟,同時,數字支付也已成為居民的主流支付手段,M1與M2等宏觀經濟口徑指標也應當跟上經濟發展的“潮流”。預計口徑調整完成之后,M1、M2會變得更加靈敏,成為預測經濟活動變化更為有效的指標,也能促使央行更有效地進行貨幣政策地調控。
※ “6+4+2”萬億元!地方化債“三箭齊發”
8日,地方化債“三箭齊發”: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三項政策協同發力后,地方化債壓力將大大減輕。

綜述:“上述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藍佛安說,總的看,推出的是一攬子、綜合性、靶向準的化債“組合拳”,作用直接、力度大。
※ 房地產稅改即將實施
11月1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相關稅收政策包括加大住房交易環節契稅優惠力度;降低土地增值稅預征率下限;以及明確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優惠政策。
圖源:稅改政策——“契稅”、“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對比,中指研究院
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執行。2024年12月1日前,個人銷售、購買住房涉及的增值稅、契稅尚未申報繳納的,符合本公告規定的可按公告執行。
圖源:稅改政策“契稅”試算表,中指研究院
契稅方面,將現行享受1%低稅率優惠的面積標準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并明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可以與其他地區統一適用家庭第二套住房契稅優惠政策,調整后,在全國范圍內,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和家庭第二套住房,只要面積不超過140平方米的,統一按1%的稅率繳納契稅。

圖源:稅改政策“增值稅”試算表,中指研究院
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和深圳市,凡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的,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后,與全國其他地區適用統一的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政策,對該城市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

綜述:契稅優惠方面,以單價5萬元計算,面積分別為80、100、150平方米為例,此次新政后,首套契稅分別優惠0萬元、2.5萬元、11.25萬元,二套分別優惠0萬元,5萬元、7.5萬元,北上廣深二套分別優惠8萬元、10萬元、7.5萬元。同時居民出售二手房也同樣享受較大的增值稅減免優惠,若是某個一線城市房東出售一套大戶型的房子(非普通住宅),按過去政策需要繳納房價價差(出售價-原始價)的5%,對于1000萬元的住房,其增值稅或達到10萬-25萬元的金額。而若按現在的政策,10萬-25萬元的金額可以不用交了,其減稅效果非常明顯。
※ 從降息到加息 日本經濟“換舵”
11月11日,在日本眾議院首相指名選舉決勝輪投票中,自民黨總裁石破茂獲勝,再次當選日本首相。
和安倍經濟學支持寬松貨幣政策、主張積極擴大財政支出的主張不同,石破茂更支持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并且對財政整頓持積極立場,具體的政治主張如下所述:
-
貨幣政策正常化:石破茂支持日本央行逐步加息,通過提高利率來降低商品的進口成本,并認為應該避免長期依賴超寬松的貨幣政策。
-
財政整頓:他強調財政紀律,主張逐步實現財政平衡,減少政府債務。
-
內需驅動:石破茂提出要擺脫通貨緊縮,通過提高工資與勞動分配率、保護勞動者權利、提高個人消費等措施來刺激內需。
-
區域振興:他倡導實現區域振興,采取大規模的區域振興補貼,鼓勵企業向農村地區擴張,加強數字化以消除農村和城市的信息差距。
-
社會保障改革:石破茂提出健全老年人、婦女、殘疾人和外國人就業體系以應對老齡化問題,并合理化醫療費用。
-
產業政策:他強調改善以半導體等行業的供應鏈,加強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提高能源自給率。
金融市場對此反應迅速,日本股市在石破茂當選的消息傳出后出現了大幅下跌,日經225指數下跌1910點,跌幅達4.80% 。這反映了市場對于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以及可能帶來的緊縮效應的擔憂。同時,日元匯率也出現了波動,從146急劇下降到143,并最終穩定在142左右 ,顯示出市場對日本經濟政策未來方向的關注。


綜述:石破茂執政主要提出兩大特色主張,具體為構建“亞洲版北約”和追求日美“對等”。同時,石破茂對華政策與岸田文雄的“兩分法”如出一轍。他雖然表示將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但同時指責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以武力改變現狀”。然而,這種行為不僅提升了亞洲的緊張局勢,同時也讓人質疑其動機。
02
產業時訊
※ 固態電池邁入新階梯 新能源車開辟新紀元新能源車如何取代油車?固態電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固態電池技術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充電、溫度適應性及較強的安全性,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車的續航能力和安全性能,進而有望全面取代燃油車。
近日,固態電池的研制消息也層出不窮。例如。寧德時代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線,在近期已進入20Ah樣品試制階段。據悉目前的方案能將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做到500Wh/kg,比現有電池提升40%以上。并且,寧德時代在今年增加了對全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已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超1000人。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將固態電池研發進度分為9個等級,并透露公司目前處于等級4,目標是在2027年提高到7-8級,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小批量生產。這一時間線與豐田汽車、LG新能源、三星SDI等競爭對手相似,但曾毓群在今年9月的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寧德時代的研究“領先一大步”,并罕見地高調宣稱“Second to none(首屈一指)”
此前,華為已公布最新的硫化物固態電池專利。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內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幾日前投產,意味著其純鋰50安時數全固態電池邁向量產階段。在海外,梅賽德斯-奔馳和斯特蘭蒂斯集團投資的美國固態電池初創企業Factorial近期推出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可達450Wh/kg。


綜述:固態電池被廣泛認為是電池領域的下一代“革命性”產品,鋰電池的終極形態,其能量密度上限遠超現有液態鋰電池。是現有動力電池體系潛在的“顛覆者”。正如高盛所說,固態電池等重大創新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改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這一革命性技術有望在兩三年內走出實驗室逐步“上車”,但大規模商用還任重道遠。固態電池的研發也面臨諸多技術難題,包括正負極與固態電解質之間的接觸界面問題、鋰枝晶的沉積問題以及電解質材料的制備和成本等。
※ 碳市場擴圍漸近11月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在會上表示,生態環境部將積極推動將鋼鐵、水泥、鋁冶煉三個行業納入到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03
商業洞悉
※ 飛行汽車:當科幻片進入現實
11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低空經濟代表企業,小鵬匯天在開幕首日進行了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全球首次公開飛行,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在現場首次展示了陸行“母艦”和飛行器自動分離結合的全過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能力與潛力,同時也為未來飛行汽車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目前,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已在建設中,這是全球首個利用現代化流水線進行大規模量產的飛行汽車工廠,將用于生產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的飛行器部分,規劃年產能1萬臺,計劃明年第三季度竣工,飛行汽車將在2026年量產交付。


綜述:2024年被視為中國低空經濟的元年,標志著中國在低空經濟領域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作為世界五大航展之一,中國航展歷年來都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航空航天領域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本屆航展也首設低空經濟展館,展現低空領域的產品、技術與商業化進展,其中,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成為低空館內一大亮點,更成為中國航空一張新名片,也為全球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思路”。

重點推薦園區廠房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