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比亞迪發布了2024年三季度業績,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22.5億元,同比增長18.9%,實現凈利潤252.4億元,同比增長18.1%。
單看第三季度業績的話,比亞迪已經在營收上反超了特斯拉。2024年第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2011.25億元,而特斯拉三季度營收換算后接近1800億元。這意味著,比亞迪達成了電動車發展歷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NEWS
電動車“兩強爭霸”
利潤之爭仍膠著
電動車領域的“兩強爭霸”又有新動態。目前,比亞迪在季度營收上已經超過了特斯拉,但在利潤上仍處于落后。2024年三季度,比亞迪營收為2011.25億元,同比增長24.04%,凈利潤為116.07億元,同比增長11.47%。
與之對比,2024年三季度特斯拉實現營收251.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93.66億元),同比增長7.85%,凈利潤為21.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38億元),同比增長17.07%。
營收的反超,主要得益于比亞迪銷量的躍升。2024年9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1.94萬輛,同比增長45.91%,成為了全球首個單月汽車銷量突破40萬輛的新能源車企。整個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13.49萬輛,創下了季度銷量的新紀錄。
此前市場調查機構MarkLines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第二季度,比亞迪憑借著全球新車銷量98萬輛、同比增長40%的數據,躋身全球第七大車企,超越了本田的全球銷量。而三季度銷量的再次躍升,有望讓比亞迪的全球排名更往前一步。
和比亞迪相比,特斯拉的銷量增長勢頭顯得稍弱。2024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電動車交付量約46.3萬輛,同比增長6.4%,創下了2024年季度交付新高。不過由于特斯拉的汽車平均售價更高以及成本降低等因素,在利潤上特斯拉仍保持領先。
2024年三季度,特斯拉的單車銷售成本降到了有史以來最低,約為3.5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盡管宏觀經濟形勢持續嚴峻,但由于成本較低的汽車和自動駕駛的到來,特斯拉明年的汽車銷量有望增長20%至30%。”
NEWS
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
燃油車被“逼到墻角”
比亞迪銷量和營收高速增長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加速滲透。有觀點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超越50%,燃油車已經被逼到了“墻角”。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以下簡稱“乘聯分會”)數據,2024年9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量為210.9萬輛,同比增長4.5%。盡管整體銷量在增長,但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卻出現了明顯的“冷熱不均”。
9月份,燃油車乘用車零售98.6萬輛,同比下滑22.7%,新能源乘用車零售112.3萬輛,同比增長50.9%。據乘聯分會預測,2024年10月中國新能源車零售預計可達115萬輛,滲透率將達到52.3%,實現滲透率連續四個月突破50%的成績。
2024粵港澳大灣區車展
寧德時代市場部總經理羅堅近期表示:“我們可以提前預判,中國乘用車全面電動化,將在未來2到3年全部完成。如果真是這樣,中國將創造一個奇跡。”
在2024巴黎車展上,零跑汽車CEO朱江明表示,三年后國內純燃油車可能將不存在,或是成為少數純汽車愛好者的專屬。
不過對于上述觀點,也有持反對的聲音。東風柳汽總經理林長波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動車)會不會全面取代燃油車?我倒認為不一定,因為燃油車它還是有一些電動車不太具備的優勢,也會有很大的一塊市場。”
2024年8月21日,工信部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GB 27999)征求意見稿(以下稱“征求意見稿”),提出了2030年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3.3L/100km的總體目標。這一目標也被很多人解讀成“燃油車要被淘汰”。
但中郵證券研報表示,2030年“3.3L/100km”的目標值并非針對某一類別車型設定,而是行業所有車型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要求,涵蓋汽柴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各類車型,單獨拿傳統車油耗與目標值進行比較沒有實質意義。征求意見稿提出的限值要求并非要淘汰燃油車,而是鼓勵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共同發展,達到促進汽車節能減排的目的。
國海證券研報認為,目前看大多數情況下電動車均價仍高于燃油車同等產品,實現電動車和燃油車的購置平價將是電動車市場份額進一步躍升的重要轉折點。

重點推薦園區廠房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