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產業園區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的招商模式和運營邏輯已不再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產業園區的競爭已經從單一的載體空間轉向了全要素能力的比拼。火花S-Park,作為中國產業園區行業的研究、資源整合和咨詢顧問的權威機構,深入分析了這一趨勢,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解決方案。
產業招商的新時代挑戰
過去,產業園區的招商主要依賴于與招商渠道的合作、與產業客戶的頻繁溝通以及政策和價格的優惠。然而,隨著優質產業產能擴張的減緩和國資園區平臺的大規模建設,園區空間供大于求的局面日益嚴重。同時,產業客戶對園區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空間載體,而是擴展到了場景、人才、訂單、融資、審批、科創、配套、生態等多方面的全面需求。
在這種背景下,產業園區的競爭已經進入了全要素能力比拼的三維立體式競爭時代。這不僅考驗著園區獲取政府授權和稀缺資源的能力,也考驗著園區通過機制和模式創新整合資源、為產業全面賦能的能力,以及集聚產業生態和鏈條配套、降低企業綜合成本的能力。
行政要素資源集聚型
在當前形勢下,產業園區已經成為集聚城市資源與要素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例如,河南鄭州的中原醫學科學城,通過省政府的強力推動,迅速重建了河南省醫學科學院,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集聚科創資源和賦能效率。
四川的中國牙谷則是另一個成功的案例。在省級行政力量的主導下,中國牙谷開發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能深度影響口腔企業選址的重要生態要素。這些政策和機構的設立,為中國牙谷的全球招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服務要素資源集聚型
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Medpark)通過“十個一”園區運營服務體系,集聚了一大批醫療器械大健康領域的公共服務平臺和科研院所,成為其招商的核心爆點。蘇州醫工所的建立,為園區企業提供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聯合實驗、人才儲備、投融資支持等全方位的賦能。
成都的天府國際生物城則通過國資直接入股或參股的平臺,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務機構,為入園企業提供了國際運輸、保稅物流、進口通關、藥械倉儲、全國配送、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的供應鏈服務。
場景要素資源集聚型
在稅返式招商被清理后,“應用場景招商”成為了新時期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關鍵。例如,江西南昌青山湖區通過投資組建飛槳賦能中心運營企業,實現了布料瑕疵檢測和幅寬測量的自動化,為當地紡織企業提供了降本增效的賦能。
無錫的車聯網小鎮則通過政企聯合打造,為車聯網企業提供了技術和產品研發場景,以及直接資金補貼或間接市場訂單,形成了政企互動進行產業構建的正向良性循環。
源頭科創轉化賦能型
上海臨港集團與上海交大的合作,推進了源頭科創產業轉化任務。通過建立聯合工作小組、合資公司等形式,共同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合作。這種模式不僅促進了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也為園區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
產業園區的未來之路
產業園區的全要素、高維度競爭時代已經到來。園區不僅要提供有形的硬件空間產品,更要提供無形的產業生態服務。這需要行政統籌和政企協同的力量介入,通過市場化、公司化、專業化、合規化的方式提供服務。
在這個時代,產業園區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空間競爭,而是全要素能力的比拼。只有那些能夠整合最多資源、提供最全面服務的園區,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