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省委中心組舉行第34期“廣東學習論壇”報告會,邀請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作了“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我國的土地政策”的專題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出席了報告會。報告會由省委副書記歐廣源主持。
甘藏春在報告中指出,轉型時期特殊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采取既要保護農地又要保護生態環境、既要保證糧食安全又要保障社會安全、既具有要素優化配置功能又有宏觀調 控功能的特殊的土地政策。他強調,制定和完善土地政策,要以深化征地改革為核心,以合理解決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問題為目標,切實做到“六個轉變”。一是在耕地保護思路上,由注重保護耕地總量向注重保護耕地總量與控制建設用地增量并重轉變。要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耕地保護的關系,堅持采取世界上最嚴格的保護耕地措施,加強執法監督,確保2020年耕地保有量達到18億畝。二是在土地調控內容上,由注重關注總量向注重關注總量與結構布局并重轉變。
土地增值收益應更多向“三農”傾斜
要根據不同區域土地承載功能實行不同的區域土地利用政策,積極完善城鄉土地政策和產業土地政策,平衡好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各種要素的投入關系。三是在土地管理手段上,由注重計劃指標約束向注重利益機制激勵轉變。不斷提高土地取得和保有成本,繼續加大土地保有環節的調控力度,進一步研究和完善財稅體制,減少政府收入對土地過度依賴。四是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上,由主要用于城市向更多傾斜于“三農”和弱勢群體轉變。增加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加大征收耕地占用稅,明確土地出讓價款使用用途,新增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新農村建設。五是在土地立法上,由偏重公法向注重公法私法一體化轉變。要重點完善土地爭議調處制度,加快建立獨立于現行司法體系之外的土地爭議裁決制度。六是在土地管理職權劃分上,由注重權責同構向注重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土地管理職權轉變。按照市場經濟和用途管制的要求,依照管理職權的性質對各級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職權進行了重新劃分。
歐廣源在主持報告時指出,當前,我國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性不斷增強,人地矛盾不斷加劇。黨的十六大以來,廣東自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嚴格控制土地使用規模,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是也要看到,我省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積和耕地面積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土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作用更加突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他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土地管理知識,牢固樹立土地節約意識和效益意識,積極探索制定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符合中國轉型時期特殊國情,符合廣東實際的土地政策,切實加強土地規劃與管理,為開創廣東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局面提供堅實的土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