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稱帝二十八年,這年春天,帝都咸陽,繁花似錦。秦始皇坐在阿房宮內,心神不寧,坐臥不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歌謠,像一股巨大的暗流,不時沖擊著他的心扉。他思慮良久,決定以巡游的名義,到楚地實地走一走,看一看。遂命令趙高,精心挑選武士萬人,虎賁三千,做好準備,擇日出巡。
五天以后,秦始皇所乘的鸞駕,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咸陽,一路上且走且歇,向楚地迤邐而來,不久便來到了歷陽(今安徽和縣)。時值綠肥紅瘦,江湖盛發。煙波浩渺的麻湖,吞橫江,銜雞籠,碧水蕩漾,風光旖旎,景色誘人。麻湖的自然風光,使秦始皇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一個善于察言觀色,投其所好,諂媚爭寵的宦官,不失時機地在秦始皇面前跪下說:“麻湖是地塌陷下去而形成的,天意所好,山光水色,其美無比。如征用民間美女,牽舟一覽,誠為快事。”秦始皇聽奏,連聲稱好。遂傳圣旨,召來歷陽縣令,限他即速備齊龍舟十艘,小船百只,美女千人,彩燈萬盞,以供游湖之用。一時鬧得幽靜的麻湖波濤洶涌,安謐的水鄉雞犬不寧。
這一天,秦始皇和寵姬、愛妃和各位近臣,分乘小船,以彩綾為纖,牽引而行,小船扇面散開在前面引航,龍舟翹首相隨,緩緩而動,恍若孔雀開屏。秦始皇高高地坐在檀香木龍椅上,怡然自樂。
夜幕降臨,秦始皇游興未盡。傳下圣旨,掌燈繼續夜游。一時彩燈齊明,星月輝映,異彩閃爍,幽靜的湖面上宛若一幅光怪陸離的織錦。龍舟上笙歌齊發,琴笛悠揚,秦始皇頻頻舉杯,開懷暢飲,面露得意之色。又饑又累的民女,已經精疲力竭,小小的木槳重如千鈞,沉得她們抬不起手臂;染血的綾纖,似泰山在肩,壓得她們直不起腰桿。小船象失去活力的羽翼,在水面上無力地顫抖著。失去動力的龍舟,好像鱷魚的僵尸,飄浮湖中。看到這種情景,趙高眼睛露出兇狠的目光,貓頭鷹一般地尖叫著,他說:“誰要是再不用力,就殺誰的頭!”劃槳的民女使出最后的氣力,艱難地揮動著麻木的雙臂;背纖的民女,咬緊牙關,高高地隆起自己的脊背。可是,巨大的龍舟卻像釘子釘在水面一般,紋絲不動。趙高命武士用長鞭抽打民女。挨到鞭子的民女,有的栽倒在船上,有的被打落水中,葬身碧波。一個陪侍的妙齡美姬不忍見此慘狀,連忙向秦始皇跪下來求饒,她說:“子民苦甚,愿陛下就此停下來,不要再游船了。”秦始皇翻了翻眼睛,很不高興地怒斥道:“不準多言!”說罷,舉劍揮向綾纖。隨著“啪”的一聲,左前方一只小木船上的纖女,“撲通!撲通!”全部栽入到水中,小船亦隨之翻沒,驚叫聲,呼救聲,交織一片。其余船上的民女,此時亦不顧自家的死活,拼力營救落水的姐妹。趙高令武士抽打,阻止搶救。一時溺死者甚眾,慘不忍睹。秦始皇醉眼朦朦,撫掌大笑。妙齡美姬看著眼前一幕,她咬咬牙,置生死于度外,再次進諫道:“百姓之命,非當兒戲,祈求陛下以民心為重,愛民為本。”秦始皇這時露出兇相,惡狠狠地說:“對待楚人,就要這樣,如敢再多言,休怪寡人無情,罰你與這些賤民一起為伍。”美姬珠淚滾滾,掩面而退,心中暗自思忖,殘忍的暴君,甚于猛虎。我也是楚地之人,長此下去,必然沒有什么好結果。不如以死相諫,或許可以打動暴君之心,救救這些無辜的姐妹。決心下定,她毅然走向船邊,縱身投人湖中。舟上一片驚呼,秦始皇亦不覺心頭一悸,遂罷夜游。
翌日清晨,鄉民們含著眼淚,將美姬尸體打撈起來,葬于麻湖西岸的青山腳下,并就地立廟,祭祀這位舍身救人的美姬。因不知美姬姓氏,即以“秦姬”為名,取名“秦姬廟”。后人尊秦姬為“娘娘”,故又名“娘娘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