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桂中了進士后,曾上書皇帝,說和州是文人薈萃之地,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出口成章,要朝廷多到和州選賢拔能。皇帝看了奏本后就派了一個吏部官跟陳廷桂一道來和州察訪。
這是一個冬天,他們一行人來到和州時,天色已晚,就在一家客棧住了下來。吃了晚飯后,準備各自回房休歇。這時,店主正伏案在香油燈下記賬,燈光很暗,店主用手撥了撥燈芯。吏部官員一見,有心試試店老板文采,于是順口出了個上聯:“燈暗手撥指沾油。”店主也沒聽到吏部官員講什么,還在專心記他的賬,因為天氣太冷,店主手中的筆凍住了,他便把筆尖放在口中哈氣,哈好后又繼續寫。吏部官員見店主沒回答,覺得掃興,便問陳廷桂:“你不是說和州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吟詩作對嗎,這個簡單的對子店主怎么對不出來呢?”
陳廷桂說:“他的下聯已經告訴你了,你怎么還不知道?店主剛才不是暗示你了嗎,他的下聯是:筆凍嘴哈唇帶墨。”經他這一說,吏部官員大吃一驚。
第二年夏季,那個吏部官員又跟陳廷桂到和州察訪。他們來到大西門桃花橋,正看見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在放牛,吏部官員想考考這個孩子有沒有文化,就說:“喂,小孩,我出個對子給你對,怎樣?”沒等小孩回答,他就把上聯念出來了:“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這個小孩膽子小,見生人老是跟他說話,就把牛一鞭子趕下河,掉頭就走。吏部官員望了望陳廷桂,好像在問:“他怎么嚇跑了?”陳廷桂對他笑笑,說:“小孩已經把下聯對出來了,你還不知道吧?”
“他是怎么對的?”
“你沒看見嗎?他一鞭子把牛打下河,水淹了牛鼻子,牛鼻孔撲了一聲,這正是他在給你對的下聯吶,他是說: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撲——”
吏部官員一聽,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