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才子陳廷桂從小讀書就聰明異常。有一天,私塾先生叫陳廷桂去充開水。陳廷桂路過銀匠店時,見店老板也是一個博學儒士。店老板聽說陳廷桂讀書聰明,有意想試試剛十來歲的陳廷桂。銀匠鋪子老板戲弄他說:“小孩子,我給你出個對子對,對出來,我給你錢買糖吃。”陳廷桂說:“你出呀。”店老板說:“就拿你手上的茶壺作題吧。上聯是:紫茶壺,兩個銅絆子。”(過去盛水沒有水瓶,用的是紫砂茶壺)。陳廷桂不假思索,隨口答道:“烏紗帽,一對金花兒。”在場人齊聲喝彩,都夸陳廷桂日后必有發達。
陳廷桂后來中了金殿傳臚,主考大人要到和州考察,在京城時,陳廷桂就在主考官面前夸耀和州自古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吟詩作對是老百姓的家常便飯。主考大人到了和州后,先到文昌塔上游玩。看見一個挑大糞的老農。主考大人就把老農叫住,要出個對子給他對。主考大人說:“寶塔七層,四方六楞。” 老農扁擔長一字也不識,哪里對得上呢,就把手一搖,立刻跑掉了。主考問陳廷桂:“你說和州老百姓都會吟詩作對,剛才這個簡單的對子,他怎么對不上來呢?”陳廷桂不慌不忙地答道:“剛才挑糞的老農已經對出來吶,只是見你怯場,沒敢講喲。”主考問陳廷桂,老農是怎么對出來的。陳廷桂說:“他剛才把手一伸,就是在對你的對子,意思是:乾坤一掌,三短兩長。”主考一聽點頭稱是。
還有一個故事,傳說陳廷桂本是狀元才,可是后來沒有中。其原因是這樣的:那年正值皇上放考,叫錦繡店先做好新科狀元的袍子。有一天,一些考生,在街上閑游,陳廷桂也在其中,他們走到錦繡店來趕熱哄(湊熱鬧),都把狀元袍披在身上試試。那些考生試穿都不合適,只有陳廷桂穿著貼身得很。錦繡店老板上前恭喜,說本科狀元定是陳廷桂無疑。并說以前都是這樣,哪個穿的合身,哪個就是狀元。陳廷桂暗自歡喜。當晚,陳廷桂一人獨自賞月。想到自己樣樣都如意,就是覺得老婆長得丑。心里暗暗思考著,要是有個美貌妻子就好了。誰知他這個心事,讓月中老人知道了。當晚托夢給陳廷桂說:“陳廷桂月下休妻,本科狀元落到江西。”果然不錯,那科陳廷桂只中了個金殿傳臚,狀元讓江西省舉子奪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