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齊,唐高宗乾封年間(666—668)生于歷陽雞籠山麓。他自幼隨父母砍柴種田,并從寺廟僧道老人習學經文武藝,登巔攀巖,出入云霧。久之,行走懸崖陡壁如履平地。待其成年,能耕能樵,自食其力,贍養父母,為當地傳頌的孝子。勤思齊身強體壯,尤以臂力過人,名聞一方。
天授元年(690),武則天女皇采納殿試制度親考貢士,同時開了武舉,文武人才并重。她通令全國九品以上官員和黎民百姓均可薦舉文武人才應考。時和州刺史張知謇親自上山拜訪勤思齊,并即撰書上表朝廷,推薦勤思齊參加武舉殿試。武則天閱疏狀大喜,立即傳旨召勤思齊進京殿試。待勤到長安都城考武場,武則天與朝臣齊集觀看勤表演十八般武藝。女皇凝神檢閱,不禁說了聲“奇之!”表演結束,她與重臣皆稱贊勤思齊“神力出于百夫”。因此,傳旨授予勤思齊“游擊將軍”(為五品以上武官),并賜錦袍玉帶。當時朝野人士齊向勤思齊恭賀。不少大臣還十分羨慕他的俠義精神,如太子檢書、兵部尚書張說,進士、都督郭元振等重臣,紛紛主動與勤思齊交往結友。后來,勤思齊受到武則天重用,拜為橫南將軍,擔任一方防衛任務。勤思齊告老歸里后,在雞籠山建宅隱居,出入寺廟,沉浮山林至終。
上元二年(761),詩人李白來和州曾往雞籠山訪問“勤將軍故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太古歷陽郡,化為洪川在。
江山猶郁盤,龍虎秘光彩。
蓄泄數千載,風云何霮濧。
特生勤將軍,神力百夫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