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國企業出海已成為發展的重要方向。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說說企業出海那些事兒,重點關注值得企業關注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平臺公司選址相關內容,滿滿的干貨哦!
一、制造業出海:七大潛力國家揭秘
(一)出海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嗎?
中美貿易戰讓關稅壁壘高得嚇人。就像手表、智能音箱這些產品,關稅稅率都達到了 7.5%,鍵盤、攝像頭之類的更是高達 25%。這可把企業給難住了,成本增加不說,出口還受阻。所以啊,為了降低成本、躲開這些風險,很多企業就想到海外建廠了。
后疫情時代也不簡單,供應鏈安全成了大問題。各國都在搞 “+1 戰略”,就是不想太依賴某個地區的供應鏈。蘋果產業鏈里的企業就是例子,在海外建廠能讓訂單更穩。而且,企業出海還能開拓新市場呢,像海爾、美的在海外建廠后,品牌影響力變大了,市場份額也增加了。
(二)七大國家的優劣大比拼
-
美國:機遇與風險并存的巨頭
美國可是超級大國,在市場競爭上有很大優勢,創新環境好,金融體系也很完善。但投資監管可嚴了,政策風險也不小。中美貿易摩擦的時候,美國加征關稅,好多中國企業都受影響。美國面積 937 萬平方公里,2022 年人口 3.33 億,GDP 總量 25.44 萬億美元,人均 GDP 7.63 萬美元。它的工業、服務業、農業、能源等產業都很發達。 -
越南:低成本勞動力的誘惑與不足
越南人力成本低,人口年輕,勞動力多,對歐美貿易環境也不錯。不過產業配套不太好,基礎設施也差。立訊精密 2016 年就在這建廠了。越南面積 32.9556 萬平方公里,人口 9818.7 萬,GDP 總量 4163.51 億美元,人均 GDP 2779 美元,石油、煤炭、天然氣、水產、紡織是主要產業。 -
泰國:傳統強國的新機遇與挑戰
泰國產業基礎好,政府管理有效,政治立場中立。但投資準入有限制,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泰國投資委員會(BOI)有 3 - 12 年稅收優惠政策。泰國面積 51.312 萬平方公里,人口 7169.7 萬,GDP 總量 4954.23 億美元,人均 GDP 6909.96 美元,汽車、電子、旅游、化工、塑料產業發展得不錯。 -
印尼:資源豐富的潛力股有啥問題?
印尼位置好,勞動力便宜又多,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但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都不好。投資協調委員會有 3 - 5 年所得稅免稅政策。印尼面積 190.4569 萬平方公里,人口 2.76 億,GDP 總量 1.32 萬億美元,人均 GDP 4788 美元,農業、工業、服務業、采礦業、旅游業是主要產業。 -
沙特阿拉伯:石油王國的轉型機遇
沙特市場大,消費者購買力強,政府在改革。但基礎工業弱,產業鏈不完善。沙特投資部有區域總部計劃吸引外資。沙特面積 215 萬平方公里,人口 3640.9 萬,GDP 總量 1.11 萬億美元,人均 GDP 3.04 萬美元,石油和天然氣、石化、建筑業、制造業、旅游業是主要產業。 -
墨西哥:北美市場的潛力之地
墨西哥位置好,資源多,勞動力足,市場有潛力,法律體系全。但法律流程麻煩,治安不太好。經濟部外國投資局有機械設備進口免關稅政策。墨西哥面積 196.33 萬平方公里,人口 1.28 億,GDP 總量 1.47 萬億美元,人均 GDP 1.15 萬美元,農業、工業、礦業、石油工業、汽車業是主要產業。 -
匈牙利:歐洲中部的工業之星
匈牙利法律全,工業基礎好,勞動力素質高,政治立場中立。但投資監管嚴,勞動力成本高。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及所屬投資促進局能為企業服務。匈牙利面積 9.3 萬平方公里,人口 964.3 萬,GDP 總量 1773.37 億美元,人均 GDP 1.84 萬美元,汽車及零部件工業、制藥、生物技術、新能源、電子產業比較突出。
(三)重點國家還有這些亮點
-
越南經濟區:各有千秋的發展區域
越南有北部、中部、南部重點經濟區和九龍江坪地經濟區。北部以河內為核心,是政治、文化和制造業中心。南部以胡志明市為中心,是經濟、金融和商業中心。中部有峴港,旅游和港口運輸不錯。九龍江坪地經濟區農業和漁業發達。 -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崛起的經濟新貴
EEC 包括春武里府、羅勇府和北柳府,是東南亞經濟中心。這里有機場和港口,很多中國上市公司來投資建廠,涉及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 -
美國墨西哥邊境地區:近岸外包的熱門之選
美墨邊境因稅收優惠、時區優勢、貿易協定等,是近岸外包熱門地。邊境有很多城鎮,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多。《邊境地區工業化議程》推動了這里的發展。 -
匈牙利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新勢力
圍繞德布勒森的寶馬超級工廠,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商來了。億緯鋰能、寧德時代電池工廠要投產,華朔科技壓鑄工廠已運營,恩捷隔膜工廠也投產了,匈牙利要成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基地了。
二、平臺公司選址:三地各有千秋
(一)香港:低稅率與寬松命名的商業天堂
香港按利潤來源地征稅,稅率低。公司名能用中英文(繁體),限制少。至少 1 位股東,董事沒國籍限制,注冊資本金 1 萬港幣,不用實繳。經營范圍一般沒限制,特殊行業要審批。注冊成本 1 萬元左右,后續要年審、稅務申報和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 16.5%,沒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最高 15%,印花稅是股權價值 2.6‰。香港和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稅收協定。
(二)新加坡:稅收優惠與規范并存之地
新加坡也是利潤來源地征稅,稅率低,不過公司名得是英文,還有格式要求。至少 1 位股東,得有 1 名本地董事。沒最低注冊資本金要求,注冊成本 2 萬元左右。經營范圍按標準選 1 - 2 個。后續要公司秘書服務和申報。企業所得稅 17%,消費稅 9%,個人所得稅最高 22%,印花稅是交易金額或公允價值 2‰。和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稅收協定。
(三)迪拜:中東商業樞紐的獨特規則
迪拜按利潤來源地征稅,稅率低。公司名得是英文,不同自由區有命名規則。至少 1 位股東,董事要求因區而異。注冊資本金因區不同,比如 DMCC 最低 5 萬迪拉姆且要實繳。經營范圍在目錄里選,注冊成本 4 - 10 萬元。后續要更新牌照和申報。企業所得稅 9%,增值稅 5%,沒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和 9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稅收協定。
這些信息對企業出海太重要啦!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好好選擇,在國際市場上大展拳腳!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