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項目將生產智能空調,該空調帶有傳感器和電子系統,可以檢測和接收數據,并可以通過Wi-Fi網絡連接到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年產能為600萬臺。一期將加快投資,安裝300萬臺的生產能力,準備在2025年9月前投產。
整個項目將于2027年投入運營,計劃雇用3000多名泰國員工。產品主要用于出口,每年出口額將超過320億泰銖。
泰國投資促進會秘書長納里特·瑟德斯蒂拉蘇迪表示,海爾之所以決定大舉投資興建新工廠,選擇泰國作為其在中國以外最大的智能空調生產基地,是因為泰國擁有優質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穩定充足的電力、強大的供應鏈,以及戰略位置和物流條件,包括港口和便利的交通路線,以支持出口。

此外,政府還采取了投資促進措施,吸引優質投資項目,這些項目有利于創造就業機會、培養人才、利用國內原材料,并提高泰國在全球市場的出口價值。
此前,海爾集團旗下海爾電器(泰國)有限公司已獲得冰箱、洗衣機、電飯鍋、電水壺、冰箱壓縮機等多項家電制造業務的招商引資,共計9個項目,投資額超過30億泰銖,位于巴真府甲民武里工業區。目前,他們正準備在現有廠區擴大冰箱生產。
海爾電器泰國公司總裁顧文海表示,海爾2002年進入泰國,2007年收購三洋業務,正式進入泰國。“作為一家跨國公司,我們優先考慮本地化,包括主要關注當地需求的研發。
從這個角度來看,海爾來到泰國不僅僅是為了生產和銷售,我們還將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帶到了泰國,提升了當地水平。最終,我們希望泰國的海爾產品是由當地人生產的,讓參與生產的人和我們公司本身都感到自豪”。

顧先生表示,我們將投資10億泰銖在新工廠建立空調生產基地,旨在獲得泰國和東盟市場對環保問題的認可。
下一個目標是提升競爭力,因為過去泰國消費者普遍認為中國品牌不信任,但海爾進入泰國時,還不了解當地消費者的行為,到現在我們已經跨過了那一步,徹底了解了泰國消費者的行為和需求,這讓海爾產品的銷量和用戶量都有所增長,反映出消費者越來越接受和信任中國品牌。
“從目前的情況看,海爾在春武里府投資建設新工廠,并且計劃在巴真府擴建冰箱工廠,這兩點表明海爾對泰國經濟仍然有信心。如果我們看看泰國和美國的關系,在泰國建廠并向美國出口不會有太大影響。我們認為泰國工廠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機會,”他說。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周云杰介紹,該工廠建設計劃分三期,預計2027年建成。一期將于2025年9月投產,產能為300萬臺。二期、三期分別將于2026年、2027年建成投產。該工廠建成后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海爾空調行業最大的海外生產基地。
周先生表示:“海爾在泰國的投資,體現了中泰兩國在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良好合作,也體現了海爾作為國際化標準家電品牌快速成長的愿景,創造了全球消費者認可的卓越用戶體驗,并繼續按照‘更多創造,更多可能’的理念釋放出無盡的創造力。”

目前,泰國是東盟地區家電產業的主要生產基地,也是泰國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隨著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智能家電產品不斷擴大,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和控制家中的各種設備,改變著現代人的生活水平。
據BOI介紹,推動家電產業升級為“智能家電”是BOI的重要目標之一。2023年至2024年6月,共有144個家電及零部件行業項目向BOI申請推動,總投資額達985.5億泰銖。超過80%的產品屬于智能家電類別。除了海爾,在泰國設有生產基地的其他領先品牌還包括三菱、索尼、大金、三星、伊萊克斯和美的。
在泰國投資工業廠房回報率如何?
-
泰國廠房租金約30元/平/月,年租金360元/平/年。
-
泰國永久產權工業土地300-600萬泰銖/萊,約合人民幣25萬-50萬/畝,每平約375-750元。
-
泰國單層廠房建設成本約合人民幣1000-1500元/平。
-
投資回報率:收到的房租/支出的費用,360元/2200元(最高土地700元+建設成本1500元)≈16%。
-
泰國土地為私人的,無需政府參與,沒有投資強度的要求、沒有稅收產出的要求。
-
產業項目符合BOI申請條件的可以獨資建廠即獨資持有土地廠房,不符合BOI申請條件的需和泰國人合資建廠,有專業律師團隊提供一條龍服務。
-
由于中美貿易關系的影響,大量企業遷往東南亞,目前市場火爆,泰國市場小面積廠房一房難求,中大型私營開發區土地基本售罄。
-
少量永久產權工業土地(包含園區內、園區外紫色工業用地,適合各類行業)
泰國·中資企業海外選址服務中心,
400-0123-021,
13391219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