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9號,北蘇州河路山西北路路口,經過保護性修繕和功能更新后的原永安公司新泰倉庫。 澎湃新聞記者朱偉輝 實習生毛偉 圖
8厘米厚的木地板,以及梁和柱都是原先的百年美松木材,原汁原味斑駁的痕跡,甚至有些許傾斜的柱子都無聲無息地訴說著百年歷史滄桑。
7月9日從上海市靜安區有關部門獲悉,位于靜安區蘇河灣地區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原永安公司新泰倉庫,經過一年多的“修舊如舊”式的保護性修繕和功能更新,已從一座破舊閑置的老倉庫華麗變身為吸引多家知名中外企業落戶的總部經濟大本營,這也開創了滬上民營企業成功參與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和城市功能更新的先河。
新的新泰倉庫體現出了老建筑的建構之美和新設計的現代感。 澎湃新聞記者朱偉輝 實習生毛偉 圖
靜安區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蘇河灣地區作為上海城市更新和沿江沿河開發重點區域,是中國民族工商業、金融業發祥地。該地區擁有上海總商會、福新面粉廠、四行倉庫、中國實業銀行倉庫、上海交通銀行倉庫等10多幢上世紀30年代之前建造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這些建筑多數為中外著名建筑師設計。
“許多歷史建筑破損嚴重,修繕費用昂貴,特別是修繕后的建筑使用范圍、方式受相關文物法律法規的約束。”靜安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尚有不少歷史建筑處于長期日曬雨淋的閑置狀態,原永安公司新泰倉庫便是其中之一。
新泰倉庫位于山西北路、北蘇州路口,建造于1920年,是上海市第4批優秀歷史保護建筑。2014年,由滬上民營企業龍盛集團參與新泰倉庫的保護性開發利用。
新泰倉庫建筑面積逾6100平方米,由當年著名的英商泰利洋行設計建造,為中西混合式風格。該建筑共有3層,位于建筑中部的中央中庭將建筑劃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由3個倉庫并聯組成,南部由東西兩個倉庫及之間的南部中庭構成。倉庫外立面青磚清水,紅磚嵌飾,窗與門大量采用拱券形式,且配以精美的細部設計,屋頂為歇山形式,其獨特的建筑空間組合和結構細部均體現了老上海產業建筑所具有的高質量的建造和施工水準。
從2014年下半年起,龍盛集團通過廣邀中外歷史建筑和文物保護專家進行反復論證,按照“修舊如舊”的要求,對新泰倉庫開始保護性修繕。同時,為了讓老倉庫滿足現代使用需求和現行的技術規范,達到歷史建筑保護和實際功能利用相結合的要求,修繕專家在保留建筑內外面貌、格局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對局部調整功能,增加了中庭的玻璃頂、內部配套的消防樓梯和服務空間等。所有的新植入的要素和肌體,均與老建筑的肌體相協調。現已完成保護性修繕和功能更新的新泰倉庫體現出了老建筑的建構之美和新設計的現代感。
目前,新泰倉庫在功能上已更新為總部經濟高端商務辦公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