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商務信息網訊 近日,在由滬港臺三地建筑學術機構共同主辦的“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論壇上,有專家表示城市更新可以給上海市民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也可以對現有閑置的工業建筑、商業建筑進行改造租賃,為優秀的創業人才降低生活成本,但還需要政策的支持。
上海作為全國重要的工業中心,城市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工業用地。據中科院院士鄭時齡介紹,上海的城市建成區已占到陸域面積的近50%,而其中工業區占到了城市建成區約28%的面積,遠高于同類的國際大城市,而城市中心城區公共綠地的覆蓋率又偏低。
鄭時齡表示,原來800多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現在仍然有600多平方公里,根據城市的轉型需求,大量的工業用地的存在跟城市發展不相稱,工業用地將來減到300平方公里左右。目前上海桃浦鎮的化工廠地區正在進行改造更新,該區域有4.2平方公里,過去主要從事化工生產,很多土地受到污染,需要修復土地,按照三年規劃,現在工業用地的轉型正在實施中。
原有的城市區域也需要更新,比如現在正在建設的張江科技城,它的區域包括原來張江高科技園區、康橋工業園區、國際醫學園區等,范圍更大,涉及到功能調整、植入新的功能等等。城市更新包括新區開發、舊城區改造,也包括了土地的二次開發、用地性質、功能的轉化等等,通過多種處理方法,創造出新的空間。
上海市建筑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表示工業用地上有很多廠房、車間、倉庫等大空間的建筑,這些建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造成用于居住的空間用于出租,尤其是想來上海發展的有志青年,以減輕他們在上海的生活成本壓力。根據美國人力資源最新調查,顯示亞洲及非洲多個城市生活成本不低于西方城市,影響跨國企業外派員工薪資成本。在全球生活成本最貴的19城市中,上海位居全球第7、北京第10,超過紐約(第11)、倫敦(第17)。
曹嘉明表示,上海的發展與活力需要聚集優秀的人才,但上海的生活成本高,尤其表現在居住成本上。現在隨著城市轉型,有大量閑置的工業建筑出現,加上近年來電商的沖擊,一些實體商店也關門。在這些工業、商業建筑中,不乏內部空間寬大的建筑,可以改造成用于居住的公寓。
曹嘉明稱目前上海建筑(資料、團購、論壇)總量超過了10億平方米,閑置的工業、商業用房具體面積盡管沒有確切的統計,但數量也不會少,而且物業費低,有些建筑風格獨特,對年輕租客具吸引力。通過改造后出租,有助于降低居住成本,同時也避免了大拆大建。雖然舊廠房有著很大的居住潛力,但目前全國各地并沒有明確發文許可廠房作為公寓進行出租。在用地性質、建筑用途的改變等方面,需要調整現有的相關政策。
據了解,目前舊廠房改造集中型公寓最核心的問題——物業的屬性變更尚未解決。因為一直以來,廠房作為制造業的生產空間,能不能作為工業配套住宿用地而改造為長租公寓,目前還是比較含糊的。而廠房、商場改為公寓,還涉及到內部生活設施改建、生活污水、室內消防等相關問題,涉及到規劃、房管、環衛、電力、公安消防等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而如果工業用地在歷史上沉積了污染物,需要經修復之后才可用于其他用途。
曹嘉明建議就像老建筑加裝電梯,這種廠房的改建也會有一個過程,現階段不妨找一、兩處進行試點,以取得可以復制推廣的經驗。(來源:騰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