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的盈利模式正在經歷一種轉變,從傳統的以房地產開發銷售為主導的盈利模式,向更加多元化和創新的方向發展。以下是一些新的盈利思路:
政府運營模式:園區由政府投資開發,為入駐的公司提供一些稅務代理、行政事務代理的服務,然后收取一些服務費用,同時政府部門也會給園區一些招商代理費用和稅費收取的優惠。
投資運營模式:通過政府投資建設園區,然后通過房租、固定資產等作為合作資產,孵化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在企業獲得成長后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或上市,實現資產增值并收回投資。
服務運營模式: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信息提供等軟服務,為企業提供更佳的生存發展環境。
土地盈利模式:一些園區獲得了土地收儲、初步開發、拍賣的功能,所以一些園區通過控制大面積的土地,在進行初步開發后,短期內提升土地的價值,然后進行地產開發或轉讓。
產業運營模式:一些重要的開發區其實承擔了調節、完善、強化區域產業鏈運營的作用,園區設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個產業鏈,比如一些新能源產業園、創意產業園、物流產業園等,這些產業園在投資初期就會進行招商引資,引入企業資本一起搭臺,然而園區也做好了與企業一起唱戲的準備。
設立下屬公司:園區可以設立開發中心、物業公司等下屬公司并開展各種經營活動獲得利潤,如市政工程建設、物業管理、綠化種植等通過公司盈利反哺園區。
以上這些模式都需要根據具體的園區規模、地理位置、產業定位等因素來選擇適合的盈利模式。
產業招商專業自媒體【園區產業招商】
超過23200園區招商人關注了我們!
↑ 關注公眾號:園區產業招商
↑ 加入行業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