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化情景下,我們評估和量化了美國加征60%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復雜影響,并且討論了可能的政策應對措施。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簡化情景分析...在本報告中,我們將基于一個相對簡化的情景,評估美國加征60%關稅對中國經濟的潛在影響。我們假設美國在2025年年中開始、并且只對自華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而中國不會采取對等反制,部分出口繞道第三方經濟體,且其他經濟體不會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參考2018年加征關稅之后的情況從2018年特朗普政府加征首批關稅以來,2023年中國商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22%下滑至14%,且被加征關稅商品的中國對美國出口跌幅更大。墨西哥、越南、臺灣地區、加拿大和韓國是在美國市場份額提升最多的五個經濟體。而得益于中國對這些經濟體的出口增幅超過其整體出口及其他因素,中國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額沒有下跌、甚至微漲。然而,由于存在種種因素的影響,量化經由第三方經濟體的貿易轉移非常復雜。并非簡單的轉口貿易,供應鏈存在重構我們對獲得中國在美市場份額的經濟體(尤其是越南和墨西哥)的貿易模式和外國直接投資進行了詳細分析,分析顯示其在美市場份額的提升遠遠不止是三角轉口貿易的原因。事實上,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加速了已有的供應鏈轉移和重構。近年來,全球對越南和墨西哥的外國直接投資規模較大,而來自中國的投資只是其中一部分。UBS Evidence Lab最新企業家調查(> 訪問數據集)顯示,75%的受訪制造業出口商或供應商或已移出半數產能,或目前在海外的資本支出已達到一半。我們預計加征關稅可能拖累GDP增長250個基點,政策支持部分抵消沖擊在上述簡化情景下,考慮到部分貿易轉移,我們估計美國加征60%關稅或在隨后12個月拖累中國GDP增速250個基點。其中約一半的拖累來自凈出口下滑,其余為對消費和投資的間接影響。我們預計宏觀政策支持將加碼,從而將加征關稅對中國GDP增速的拖累減輕到150個基點。潛在政策應對措施我們認為,政府可能主要倚重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而所需資金可能來自加大特別國債發行規模。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放松,但不會進行顯性貨幣寬松或將利率降至零。我們認為人民幣可能會被允許貶值5-10%,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太可能突破8,央行可能會采取各類措施來穩匯率。我們認為,相較于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利弊,中國政府會更為看重匯率相對穩定對金融穩定的意義。
中資企業海外選址服務中心,
400-0123-021,
13391219793,
東南亞廠房土地信息
更多廠房土地 請點擊【園區產業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