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南京市市政部門獲悉,南京公交優先的政策已經編制完成。最令人振奮的是,有關方面提出了這樣一種構思,政府拿出土地出讓金的5%補貼公交建設、建設公交場站、開辟公交專用道等系列措施。南京公交行業首次看到了長期財政性補貼的希望。據了解,去年南京市公開推出的土地出讓成交額為105.2億元,如果拿出5%用于補貼公共交通,就是5億多元,公共交通發展最缺的資金瓶頸有望徹底解決。
“公交投入明顯不足”
自今年7月下旬起,南京市公共汽車、出租車行業啟動民主評議行風“回頭看”。行風評議組副組長陳義柏參與了兩次評議。在他看來,和去年不同,今年的南京公交行業給他印象最深的不是老百姓集中反映的“溜站、等車時間長、駕駛員服務態度差”等問題,而是這些表象背后的根本性問題。
陳義柏副組長說,到站的準確率和駕駛員的文明駕駛是此次公交行業“回頭看”中反映比較集中的兩個具體問題。但是這兩大問題的背后是南京主城區主干道施工給交通帶來的大面積影響。由于施工路堵,大量公交車被困在路上,有時一困就是半個多小時;而公交車駕駛員的收入與運營里程掛鉤,在路堵的情況下,駕駛員會想法繞到慢車道上,甚至闖紅燈趕路。“長期在這樣的路況下工作,再加上油耗考核的壓力,公交車駕駛員的壓力較大,就容易出交通事故,但駕駛員收入又偏低,因此造成了整個駕駛員隊伍的不穩定,整個公交行業的駕駛員流失嚴重。”陳副組長表示。
陳副組長表示,通過行風評議回頭看,就目前南京的公交現狀來說,投入嚴重不足。
以公交車車輛更新為例,今年南京公交行業有近1500輛的車輛亟須更新,但是各公交企業僅能勉強更新本公司報廢車輛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多車輛仍在超期服役。再就是去年以來的油價上漲給各家公交企業帶來巨大的經營壓力,僅南京市公交總公司一家,就虧損1億多元。
政府對企業補貼逐年減少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近兩年來,各類原材料的上漲,使得公交企業經營負擔沉重,而政府對公共汽車企業的補貼又逐年減少。
公交駕駛員收入低。目前,南京公交行業職工收入和社會職工平均收入差距日益加大,根據相關統計,2005年南京市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6063元,而公交企業職工的平均年收入僅為社會平均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幾。公交長期虧損帶來的副作用是人員收入偏低,留不住人。此外公交司機勞動強度大,由于路堵嚴重,考核的每日任務指標根本完不成,只有“主動”加班加點,幾乎都無法享受正常的休息,這也導致公交駕駛員隊伍不穩定。公交行業的勞動力也明顯不足,近年來,每年新培訓的駕駛員彌補不了熟練駕駛員的大量流失。據不完全統計,全行業流失的駕駛員接近2000人。
公交車輛露宿街頭。由于公交樞紐站和首末站的建設跟不上公交車輛的發展速度,到目前為止,南京還有為數不少的公交車露宿街頭。南京市現有公共汽車停車坪占地面積約為24.23萬平方米,但僅能停放2500多輛公交車,有近一半的公交車輛無法進場停車保養,露宿街頭。另外,南京主城內的新建小區,尤其是安居房和經濟適用房,在建設時與之配套的公交站點的規劃和建設難以落實到位,有的即使規劃了公交站點用地,后來也以各種形式被侵占。
公交出行能力下降。由于近兩年來,南京主城區尤其是主干道大面積施工,大量公交車被堵在路上,公交線路也大幅度調整,由此給老百姓的公交出行帶來不便。目前,南京公交車在市中心區的平均時速僅為12公里左右,去年南京主城的公交出行分擔率僅為22.6%,為5年來最低。公交車的運行環境成為突出的問題。
政府有望拿錢補貼
和杭州、昆明等城市相比,南京的公交優先的政策遠遠落后。杭州的公交優先政策確立后,公交專用道、信號燈、公交車輛的配置等已經基本發展成熟,杭州政府每年還拿出2.7億元補貼公交行業。但是對于南京公交行業來說,僅有公交總公司一家每年可以獲得幾千萬的財政補貼,其他6家公交企業一直是擔負著公用行業的角色但需要自負盈虧。一旦遇上這兩年的原材料上漲等問題,企業在保障公眾利益面前就顯得力不從心。
作者:張紅/來源: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