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傳,明朝時,和州有個官宦世家,仗著有錢有勢,橫行鄉(xiāng)里,魚肉百姓,成為當?shù)匾话浴@习傩斩际歉遗桓已浴?/p>
有一年的除夕上午,這位官老爺心血來潮,一方面為了炫耀家世,另一方面為了圖個吉利,自感其樂,揮起毛筆,為自家寫了一副對聯(lián),趁著過年之時,貼在大門上給老百姓看看。
上聯(lián)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下聯(lián)是: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橫批(吉條)是:
唯此一家。
官老爺自感洋洋得意,可是老百姓見了無不氣憤。其中有個讀書人,看到這幅對聯(lián)之后,表面上不動聲色,回家后心里總感到不愉快,想想如何來教訓一下這個官老爺,才能替我們貧苦百姓出口氣呢?
舊時,除夕夜里家家主人都要守歲,這個讀書人對他哥哥說:“我們街上這位官老爺家大門上貼的對聯(lián),實在是氣人。今夜,大哥你幫我端條板凳,提個燈籠,我來用筆把他家對聯(lián)改動一下,給大家消消氣。”
哥哥膽小怕事,眨著眼睛說:“兄弟,這位官大爺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他發(fā)現(xiàn)了,我倆要坐牢的。我們不要惹是生非,過一個平平安安的年吧!”
弟弟一聽,先有些膽寒,后來想了一想說:“大哥不要怕,今天是大年三十晚,他家房子多,屋又深,早就在大煙單上靠著守歲了,怕什么呢?”
大哥聽弟弟這么一講,馬上就站起身子說:“行,你快把筆墨準備好,來一個‘一不做,二不休’,干吧!”就這樣讀書人對著對聯(lián)輕輕地改動了幾筆,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家來了。當夜,兄弟倆高興地喝起年夜守歲酒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早上,左鄰右舍習慣性的都要互相串門拜年,恭賀新歲。大家看到官老爺家大門對子,都聚攏在一起,一面看,一面議論紛紛,連聲叫好。官老爺聽到街上人的贊揚之聲,以為大家都在夸他家的對聯(lián)寫得好,感到心花怒放,興高采烈地把門開著,想再欣賞一下自己寫的對聯(lián)。他一看:
上聯(lián)是: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
下聯(lián)是: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橫批是:
唯此亡家。
官老爺大年初一見此喪聯(lián),實感晦氣,氣得七竅生煙,頭腦一暈,撲通一聲,仰面朝天,口吐鮮血,直挺挺地睡在地上不動,在場眾人一看,不聲不響地閉口不言,心中暗笑,全散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