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大西門外,有個桃花塢。桃林深處,有一座年代久遠(yuǎn)的古墓,墓旁豎著一塊高大的石碑。碑陰陽刻,由于風(fēng)雨侵蝕,字體剝落,不可辨識;碑陽陰刻,字跡工整,清晰如初。文曰:
憶秦悲嘆東坡引鵲橋仙夢賀新郎效蝶
戀花癡生哭冢血為淚憶秦哀嘆憶秦娥
全文沒有標(biāo)點(diǎn)符號,可作幾種讀法。有人說它是詩,有人說它是詞。其實,它是一個上聯(lián),此聯(lián)出得太絕了,字面上是一組詞牌,骨子里暗合某人某事。說起來,這里還有一段哀婉動人的故事。
元朝末年,兵荒馬亂,烽煙四起。歷陽縣令闞禮為防不測,將獨(dú)生兒子遣回江南老家。闞公子年方十六歲,少年英俊,工詩善文,才思過人。只因天下大亂,朝廷中止試士,使他無法顯其才志。這次父親要他回老家,他也就欣然遵命了,吩咐書童整理好行裝,雇了一只客船,順風(fēng)揚(yáng)帆,向江南老家駛?cè)ァ4镣蛏较拢有念^一動,命船家就近拋錨,帶著書童上岸來,準(zhǔn)備看一看望夫石。
他們順著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向山上緩步走來,將至山頭。忽然,順風(fēng)傳來一陣哀婉凄楚的簫聲。公子循聲望去,只見一年輕美貌的女子,背倚望夫石,手持一管洞簫,神情悲涼地吹奏著。闞公子再向周圍看了看,附近并無他人,他好生奇怪,便走到她的跟前,施過禮,問道:“請問小姐尊姓芳名,為何一人在這里發(fā)此悲聲?”女子不理不睬,轉(zhuǎn)過身去了。闞公子走近一步,再次施禮,道:“小姐有何難言之事,不妨說給小生聽聽,或許能幫助一二。”姑娘看他是個書生,言辭又誠懇,便向他訴說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
姑娘姓秦,其父早年做官,為政清廉。因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遂辭官不做,帶著夫人和女兒,來到望夫山下隱居了,以農(nóng)為樂。秦老漢只有一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因女兒出世后,經(jīng)常生病,幾乎夭折,為祝愿女兒長命百歲,便給她取名“千年”。這千年不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天資聰穎,不管什么,一教便會。她在父親的悉心教授下,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成為鄉(xiāng)里聞名的才女。因此,千年十歲,慕名登門求親的,絡(luò)繹不絕,但都被秦老漢一一婉言拒絕了。今年千年剛滿十六歲,父母把她許給鄰村孤兒阮富。這阮富雖是農(nóng)家子弟,不通文墨,但為人忠誠老實,勤勞儉樸。千年小時候與阮富在一起放牛、牧鵝,彼此都有情有意,秦老漢喜歡他,準(zhǔn)備招他為婿,并擇了二月二為大喜之期。到了這一天,誰想到正在拜堂之時,阮富被官家抓去當(dāng)兵了,不久死于戰(zhàn)場。噩耗傳來二老憂憤成疾,不治而亡……
“我今亦是望夫人。”千年痛苦地說,“剛才所奏,乃奴家自制的新聲,名《征婦怨》,其詞曰:‘千年哀奏,惜分飛,朝中措。盼阮郎歸,似昭君怨,貞婦望夫人化石,千歲哀奏千歲調(diào)。’”
“小姐命運(yùn)之悲,催人淚下,才華之高,令人嘆服。”闞公子說,“小姐所作的《征婦怨,》既是一首好詞,也是一聯(lián)絕妙的對子!”
千歲沉默不語。
闞公子又說道:“讓小生思索一下,把它對將出來。”誰知,搜盡枯腸,也想不出對句。不知不覺,夜幕降臨,寒露沾衣。書童說道:“天色已晚,請公子回船吧!”闞公子無奈,施禮說道:“小姐遭遇,闞某深表同情,人死不能復(fù)生,理應(yīng)節(jié)哀才是。小生不才,此對一時難以對出,請容緩時日,定當(dāng)面呈答卷。現(xiàn)天時已晚,小姐亦請回府吧。”說罷作別而去。
闞公子回到家鄉(xiāng),念念不忘此對,雖日夜苦思冥想,也對不出下聯(lián)。初始十分苦悶,后來日子一長,也就漸漸淡忘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一晃數(shù)年。這一年是農(nóng)歷戊申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tǒng)治,在南京做了皇帝。天下太平,朱皇帝想到選用賢良,便恢復(fù)了試士制度。大臣危素奉命赴和州主考,他久慕天門山的勝名,想利用考試前的空隙時間,一覽天門雄姿。闞禮極善奉迎,雖改了朝,換了代,卻仍然穩(wěn)坐著歷陽縣令的寶座,聞聽主考大人要游覽天門山,正是他拍馬屁的好時機(jī),便毛遂自薦當(dāng)了向?qū)ВK剡呁孢吙矗瑢μ扉T山的壯麗景色贊不絕口。紅日西沉,他們來到名叫陳橋喚渡的渡口。夕陽返照,浪花迭起,紅似爐火。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叟,駕著一葉通體紅色的扁舟,載著行人向岸邊駛來。他一面搖槳,一面放聲高歌,船靠渡口,行人上了岸,老叟分文不收。危素深感驚訝,便向老人施禮請教。老人手捻銀須,繪聲繪色地講了不久前發(fā)生的一段佳話。
朱元璋登基之前,駐師和州。為了攻打采石磯,于除夕之夜偕大將軍徐達(dá)渡江視察敵防。二人行至江邊,正是爆竹連天的時候,哪來渡船。正在無奈之際,忽見一漁叟駕著一葉漁舟,逆水而上。朱元璋喜出望外,連忙大聲呼喊道:“漁丈人快來渡!”漁叟將船蕩至近前,說道:“三十晚上了,天無月色,難以看清航道,且風(fēng)大浪險,極不安全。二位將軍不如屈駕在小舟上暫過一夜,明早再渡不遲。”二人點(diǎn)頭稱善。漁叟遂以魚羹、米酒相待。翌日凌晨,漁叟一面發(fā)舟,一面打著號子:“真天子六龍相助!大將軍八面威風(fēng)” 。朱元璋和徐達(dá)聽了,相視而笑……
“朱皇帝是個真正的明君” 。老人不無感慨地說,“連我這老叟還記掛在心,特派使臣探訪老叟,因我無子,萬歲就加封了我的侄子;因我姓智名滿江,萬歲就命人將此舟漆成朱色,封號為‘滿江紅’,老叟本以打魚為主,現(xiàn)在衣食不愁,故以渡為樂”。
危素聽在耳里,記在心頭,萌生了一個奇妙的想法。
開考之日,四鄉(xiāng)秀才會聚一堂,都想一試自己的才華。誰知打開試卷一看,考題出人意料,既不是四書五經(jīng)內(nèi)容,也不是策問策對,而是一聯(lián)別出心裁的對句,要求考生對出上聯(lián)。題為:“滿江喜唱:清平樂,感皇恩,舒漁家傲,如醉翁操。智公擺渡苦變甜,滿江喜唱滿江紅。”考題雖僅有三十二字,卻掛了五個詞牌的名字,既歌頌了當(dāng)今皇上和清平盛世,又描繪了漁家的喜悅和驕傲。那些考生面對考題,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闞公子亦在考場應(yīng)試,他翻開試卷,先是一愣,繼而眉飛色舞。心中暗道:我曾經(jīng)為此嘔心瀝血,數(shù)年不得。今日考題卻使我如愿以償。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功夫。”遂奮筆疾書,一揮而就,交了頭卷。
發(fā)榜那天,闞公子名列榜首。城內(nèi)的紳士聞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到縣衙報喜。闞禮笑逐顏開,一面收下了賀禮,一面吩咐家人請公子出來答謝。不料找遍衙內(nèi),也未見公子的蹤影。闞禮一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隨即命令上下人等,一齊尋找公子。
闞公子哪去了呢?原來,他飛步城外,叫了一只小劃子,急急忙忙駛到了望夫山。登上了山頂,只覺得昔日的情景依舊,只是望夫石旁多了一座簡陋的茅棚,一縷青煙,正從茅棚內(nèi)飄出。闞公子走近茅棚,向里定眼望去,原來正是千年手持竹管,向灶內(nèi)吹火。闞公子不由得驚喜地喊道:“千年小姐,小生特來呈交答卷。”
千年聞聲抬頭,見是幾年前相遇過的書生,便也面露喜色:“不想一別數(shù)年,公子還記得我這孤兒寡女!多謝!多謝!快請屋里坐。”
闞公子坐定之后,從懷里掏出一個折子,又站起身來,恭敬地遞與千年。千年展開一看,粉面頓時涌上紅暈,羞澀地說:“我決心不嫁,為了打發(fā)那些風(fēng)流少年,曾以《征婦怨》為對子,聲言‘誰能對上此聯(lián),我便與誰結(jié)為夫妻。’幾年來,沒有一個人上門答對,我也感到十分自在。如今,公子對上了,倒叫奴家不知如何是好?”
闞公子一聽,滿心歡喜地說:“小生至今尚未婚配,既然如此,實乃天作良緣。”
千年微微一笑,說:“公子如若不嫌棄,奴家亦只好踐約。不過,直到現(xiàn)在,奴家尚未請教公子的尊姓大名。”
闞公子手拍額頭,連說:“該死!該死!”接著自我介紹道:“小生姓闞,雙名憶秦,家父是歷陽縣令,母親是秦氏,早喪,小生為思母之故,所以取名憶秦。”
千年笑道:“公子與我萍水相逢,之所以不忘懷于我,大概也是因我姓秦的緣故了。”
憶秦脫口道:“是的。小姐的堅貞和品貌,叫人實難忘懷,待我回去稟報家父,不日將來花轎迎娶。”
吃了午飯,千年將憶秦送至江邊,二人又說了一番山誓海盟的話。臨別之際,千年觸景生情,信口吟了一絕:“山自清清水自流,臨歧話別不勝愁。江潮有信傳佳訊,但愿郎君早發(fā)舟。”
闞公子滿面春風(fēng)地回到縣衙。闞禮見公子安然無恙,心里的石頭一下子落了地,驚喜地問道:“我兒這半日哪里去了?怎么連招呼也不打一聲?”公子便將前前后后的情況,詳詳細(xì)細(xì)地述說了一番。最后說道:“孩兒此次得中榜首,實乃鬼使神差,天意所為。望父親速發(fā)花轎,迎娶千年。”不料,闞禮聞聽,不但不喜,反而勃然大怒:“你這官宦人家的子弟,豈能與那草民之女結(jié)為夫妻?何況她是喪夫之婦?!”這闞禮不愧為混跡官場的老手,辦起事來心狠手辣,遂不容分說,命家人將公子鎖進(jìn)后花園,只許他埋頭讀書,不許他越雷池半步。
不消數(shù)日,縣老爺關(guān)鎖公子的消息,像長了翅膀,在城內(nèi)外很快傳播開來。一天,闞禮正在后園書房檢查公子的學(xué)業(yè),一個衙役跑來稟報說:“老爺!有個年輕女子硬闖進(jìn)公堂,非要叩見老爺。”闞禮眉頭一皺,說:“就說老爺公務(wù)繁忙,無空接見。”衙役出去不久,又返身回來說:“稟報老爺,那女子哀求說,老爺無空,就請公子出來一見!”這時闞禮料定,來人必是秦千年,心中怒火騰地升了起來,喝道:“將她轟出衙去!”衙役奉命而去,不一會,衙前人聲噪雜,衙役飛跑過來,大聲喊道:“大老爺!不好了!我們將那女子轟出衙去,她一頭碰死在石獅子的腳下。”闞公子聽了,先是一怔,呆若木雞,旋即大叫一聲,像瘋了似的奪門而出。到了門前,果見一女子橫臥血泊之中,再定眼一看,死者正是朝思暮想的秦千年。闞公子一頭撲了下去,撫尸痛哭,泣不成聲,他邊哭邊訴:“千年呀,憶秦?zé)o德又無才,軟弱怯懦,害死了你的性命!”闞禮強(qiáng)作鎮(zhèn)靜,緩步踱出門來,向圍觀的百姓說:“該女子無故輕生,與任何人無涉。公子乃多情之人,本老爺亦有憐憫之心,念她可憐,就將她厚葬于桃花塢吧。”
安葬之后,闞公子不顧勸阻,親臨墳地化紙祭奠。他思前想后,心痛欲裂,不禁一口鮮血噴了出來,跌倒墳前。過了一會,他掙扎著爬了起來,面對新墳,吟出故事開頭古碑所刻的對句:“憶秦哀嘆:東坡引,鵲橋仙,夢賀新郎,效蝶戀花。癡生哭冢血為淚,憶秦悲嘆憶秦娥。”他又撕下一角長衫,用手指蘸上鮮血,將對句寫在上面。寫好后,又接連吐了幾口鮮血,一頭栽倒在地上,昏死過去。這時,闞禮正好趕來,急忙扶起公子,連連呼喊。公子慢慢睜開眼睛,用盡最后的氣力,斷斷續(xù)續(xù)地說:“你,親手害死了兒子和兒媳……我死后,別無奢求,只求與千年合葬……將此對句,刻在碑上,立于墳前……”說罷,氣絕身亡。后來,闞禮依照兒子的遺言,把那個對子刻在石碑上,立在憶秦、千年的墳前。多少年來,石碑在默默地向世人訴說著這一段哀婉凄絕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