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張仕祿在街上看到兩條狗為搶食吃打架。窮人家的狗大些,把對門財主家的那條小狗耳朵咬破了。財主看見心疼極了,就站在大門口指著窮人破口大罵:“窮鬼,這還了得,你家的狗把我家的犬咬傷了,你要替我家的犬請犬醫治療。”
窮人說:“狗是狗,犬也是狗,狗和狗打架是常事,什么治不治的……”
財主說:“你懂個屁,你養的畜牲兩耳豎著就是狗,是草狗;我養的畜牲兩耳下垂著就是犬,是洋犬。這一點,你都不懂嗎?”
窮人碰了個釘子,氣得轉身回家,把狗喚家去,關起了大門。
張仕祿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隨即喊開了窮人家的門,進了窮人家。他叫窮人找了兩個大銅錢,用兩根麻線,一根線上穿一個銅錢,向狗的耳朵上一拴,這樣狗豎著的兩耳墜得垂了下來。張仕祿叫窮人把大門開著,把狗放出去。這一下狗多不舒服,一邊走,一邊頭直搖,掛在耳朵上的兩個大銅錢不住的甩著,一溜煙跑出了門。
對門的財主站在大門口看見了,轉怒為笑的說:“真好玩,少見少有的,狗耳朵上掛銅錢呢?這是啥意思。”
這時,張仕祿站在窮人家門口,指著狗罵道:“你這個畜牲,有了兩個臭錢,就覺得了不起,甩起頭來了,真是個活甩料,太不懂事。”
財主一聽,知道是在罵他,沖著張仕祿說:“你好大膽,敢罵大爺,姓甚名誰……。”
張仕祿笑著說:“我,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我叫張仕祿,專門來‘治’狗的!”
財主一聽是張仕祿,知道他的厲害,轉身就往屋里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