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向西三十里(西埠鎮(zhèn)境內(nèi))有兩座名山,一座是雞籠山,另一座是攔龍山。雞籠山較高,攔龍山較長。有“雞籠山頭,攔龍山腰”之說。要是說起攔龍山的來歷,還有一個“恨龍攔九龍”的神奇故事哩。
據(jù)說,攔龍山原來是一望無際的大湖——麻湖。傳說湖中有九條惡龍經(jīng)常在作怪,它們依仗著一顆定海神珠,喜怒無常,時常興風(fēng)作浪。勤勞而善良的漁民在湖上打魚,一旦遇上九條惡龍翻臉時,總是兇多吉少,九死一生。人們早就恨透了這九條龍。據(jù)說,如果誰能得到那顆定海神珠,就能戰(zhàn)勝九條怪龍。
麻湖西岸有個小伙子名叫“恨龍”。小時候,他的父母在湖中打魚,九龍兄弟興動風(fēng)浪使恨龍的父母在巨浪中翻了船,雙雙喪了性命。是好心的常生大伯把他們的孩子養(yǎng)育成人。常生大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仇恨,給他起名為“恨龍”。恨龍身強(qiáng)力壯,天天下湖打魚。盡管恨龍自己生活過得緊緊巴巴,卻時常去周濟(jì)更窮的漁民,恨龍與養(yǎng)父常生大伯倆人深得鄉(xiāng)親們的敬重。
一天,恨龍正在湖上撒網(wǎng)拉魚,天空突然烏云翻滾,湖面掀起層層波浪。恨龍想,這大概又是九條惡龍在作怪了,我拉了這一網(wǎng)就回去。誰知這一網(wǎng)很沉重,他拉得渾身是汗才把怪物拉上來。定情一看,乖乖,好大的一條黑魚呀!足足有好幾十斤。咦!黑魚嘴里還含著一只大盒子。恨龍從魚嘴里摳出盒子。這盒子挺漂亮的,再仔細(xì)一看,這只盒子像一個色彩斑斕蚌殼。他小心地打開一看,里面只裝著一顆稀世罕見的珍珠。這珠子光芒四射,天空滾滾烏云立刻被它驅(qū)散。在陽光的照耀下,神珠顯得更加光彩奪目,五彩繽紛。恨龍小心翼翼地把珠寶揣在懷里,收起漁網(wǎng),興高采烈地劃船回家。
到了家,恨龍來不及晾曬魚網(wǎng),忙把常生大伯拉進(jìn)昏暗的茅屋里。他從懷里掏出珍珠,那奪目的光彩把常生大伯的眼都被耀花了。常生大伯的眼眶里盈滿了驚喜的淚水,他問恨龍:“你是怎樣得到的啊?”
恨龍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經(jīng)過告訴了常生大伯。
常生大伯驚嘆而又神秘地對恨龍說:“恨龍兒,你可得到它了,它就是九龍興風(fēng)作浪的定海神珠啊!”恨龍感到十分驚喜。常生大伯囑咐他:“你可要把它收藏好,不能讓九條龍再奪去,他們得不到這顆定海神珠,再也不能興妖作怪了。我們漁民也能安心打魚了。”
恨龍點了點頭說:“大伯,請您放心,我恨龍誓與神珠同生死。”
第二天,他倆把黑魚殺了,給每個漁民分享了一些。
再說,那大黑魚乃是龍宮的黑魚精。由于它異常的刁滑,除龍王外,算它又精又狠,所以九龍就把這顆定海神珠交給他看管。
那天,九龍兄弟在一起飲酒作樂,邊吃邊看龍女們跳舞。黑魚精因死守神珠,整日圍著寶盒子轉(zhuǎn),一步不能離宮,煩悶得很,所以,他趁九龍作樂時,帶著寶珠游出龍宮。由于它帶著定海神珠游動,所以一時間烏云滾滾,湖浪翻騰。它游玩得正起勁,遇上恨龍撒網(wǎng),恰好把它網(wǎng)住。恨龍把黑魚精和寶珠拉上船時,龍宮里搖搖晃晃,把飲酒作樂的九龍兄弟、龍女和蝦兵蟹將們,嚇得亂竄。九龍兄弟忙喊:“龜將軍,怎么回事?”龜將軍頭縮到頸子里,睜著兩只小眼,透過殼縫向外張望,聽見喊聲才伸出頭,答道:“黑魚精帶著寶盒出去游玩了,到現(xiàn)在沒有回來,可能是它出事了。”
九龍兄弟聽說黑魚精帶著寶盒出事了,怒吼道:“你們?nèi)ソo我打聽清楚,看黑魚精和定海神珠,落在誰手。”
“是!”于是,蝦兵蟹將們一個個灰溜溜地游走,出去尋找那顆定海神珠。
經(jīng)過三天的查訪,龜將軍報告說:“大王,定海神珠給一個叫恨龍的漁民搞去了。”
九龍兄弟問:“那黑魚精呢?”
龜將軍縮著頭道:“被……被他吃了。”
“嗚呀呀……”九龍兄弟氣得咬牙切齒,道:“哼,我們一定要找他算賬,叫他乖乖地把神珠送還到我們手里。”
自從恨龍得到定海神珠后,漁民們在湖里打魚安穩(wěn)多了。一天恨龍獨自在湖心打魚,忽然波浪翻滾,九龍兄弟惡狠狠地恫嚇道:“哼,你小子趕快把定海神珠還來,不然,我們叫你葬身魚腹。”
恨龍怒斥道:“既然神珠到了我手里,你們就休想奪走。”恨龍嘴里這樣說,可心里想,我一人難敵數(shù)手,得趕快回去喊鄉(xiāng)親,決不能讓它們把神珠奪走。于是他調(diào)轉(zhuǎn)船頭往回劃,九龍兄弟看恨龍要走,緊緊追趕。恨龍一看走不掉了,便從懷里拿出定海神珠說:“你們再敢上前,我可要把它摔得粉碎。”九龍兄弟看恨龍擺出要摔珠子的架式,不敢上前搶奪,站在那兒干著急,“哇、哇”地嚎叫。恨龍一看,實在走不脫了,又掉回船頭,攔住了九條惡龍的退路,同時張開大口把神珠吞進(jìn)肚子里。只聽“轟”的一聲,恨龍變成了一座大山。與此同時,觀音菩薩正云游到此,在空中看得真切,想下來救恨龍,可是已來不及了。九龍兄弟被那“轟”地一聲嚇壞了,他們想逃走,但是退路已被恨龍變成的山攔住了。觀音菩薩在空中一撣云帚,九龍兄弟也個個變成了九座小山,伏在那兒不能動了。
麻湖消失了,鄉(xiāng)親們?yōu)榱思o(jì)念恨龍,把他變成的大山叫“攔龍山”,把九兄弟變成的小山叫“九條壟”。“恨龍攔九龍”的故事至今還在和縣西鄉(xiāng)一帶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