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南鄉有條河叫牛屯河。牛屯河入江的那段河道九曲十八彎。傍晚,霞光映襯清漣漣的河水,美麗無比。人們叫它姥霞河,又有人叫它姥下河,這是怎么回事呢?
傳說牛屯河里有個河神。河神的小太子牛龍,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在河里洗澡。它一洗澡,就要興風作浪干壞事,良田被淹,房屋被毀,百姓遭殃。久而久之,每當臨近五月初五,牛屯河周圍的鄉親們只有卷卷鋪蓋,逃難他鄉。
這一年,眼看要到五月初五了,鄉親們又準備出去逃難了,可是有個孤身寡婦,死活不肯出門。她說:“金好,銀好,沒有本鄉本土好!我老了,逃出去也免不了一死,不如就死在家里吧。”鄉親們左勸右勸,她不聽。鄉親們只好含著眼淚和她分了手。
到了五月初五這一天,天上電閃雷轟,牛龍又準備來洗澡了,它見附近的人全走了,心里快活透了頂!忽然,它眼一瞄,發現有個婦女居然還沒走,就叫道:“好哇,叫你嘗嘗牛龍的厲害!”于是它巨口一張,尾巴一掃,就把這個婦女連人帶屋全卷進了牛屯河,河里濁浪翻滾,這個寡婦眼看就要沒命了。
正在這時,昆侖山的姥霞仙子正好路過此地,一看著這情景,心中不忍,急忙按下云頭,喊了聲“牛龍不得作惡!”
牛龍正玩得起勁,聽見大喝聲,抬頭一看,說道:“你是哪來的野丫頭,管得倒寬!”它跳上云頭,就和姥霞仙子打起來。
姥霞仙子已有九千年的道行,它牛龍只有五百年道行,哪是姥霞仙子的對手,不下幾個回合,牛龍被降伏了。它又是作揖又是掉淚,保證今后不再作惡了,只求姥霞仙子饒了它。
姥霞仙子心腸軟,見它認了錯,也就訓了它幾句話,把它放走了。姥霞仙子這才扶起那個婦女,對她說:“這回安全了,牛龍不會再來造孽了。你快把鄉親們都找回來吧!”
牛龍雖說是輸給了姥霞仙子,可是它還不服氣,在玉皇大帝面前告姥霞仙子多管閑事!玉皇大帝就叫太白金星去判一判。
哪曉得這個太白金星是個和事佬,他既不得罪牛龍,也不麻煩姥霞仙子,就來個各打五十大板,并說:“牛龍不好,姥霞也不好,以后誰也不許再去牛屯河那兒。”這樣,姥霞仙子回到了昆侖山,牛龍被派到江里去,不敢再到牛屯河來作惡了,老百姓這才敢回家。
為了紀念姥霞仙子,老百姓便把牛屯河入江的這一段河道改叫姥霞河,也有人把這段河叫姥下河。
